时间:2022-01-05 来源:新京报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1月5日开幕。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澜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雪松带来关于鼓励、稳定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工作的提案,建议扩大护理从业人员补贴范围。
近年来,北京市出台和推行了各项养老有关新政,在养老和医养结合方面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可以说已经较为全面和完善,但是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因为不同养老机构、社区、驿站、家庭等情况条件各异,缺乏专业人士全程服务,仍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未来随着老龄化情况加剧,从业人员的稀缺、流动性大和工资成本上涨,给政策有效落地和长期良性稳定运行将带来更大挑战。
张雪松认为,长期护理,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行业,最终离不开人与人的良性互动。关注老人护工长久相处的情感作用,应该设法提升从业人员的稳定性和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归属感。
为此,他建议扩大护理从业人员补贴范围,包括对各级护理工的补贴、巡诊医护的补贴、义工志愿者助老公益活动的补贴等等。加大宣传力度,公开补贴标准和范围,做到易申报易领取,继续简化评估审核流程。
对于家庭负担重,经济能力较弱,主要依靠子女亲属长期全职或兼职照护的老人家庭,张雪松建议通过对老人病情和护理家属评估考察,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培训后,也按照护理时间分级享受补贴政策。以解决护理人员不足和不稳定问题,节约社会资源。
针对护理人员主要是长护人员不稳定的问题,他建议对其补贴采取逐年递增的方式支付,如:首年20%,以后每年递增20%,到第五年达到100%。如有中断服务、单方面变更服务对象或变更机构等脱岗转岗等情况发生,则重新起算。以减少流动性,减少行业内人员恶性竞争,利于老人得到较为稳定的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