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活动 >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十届政协五年巡礼 > 委员风采

建言天通苑 排解百姓难

来源:

  

  作为天通苑小区的第一批居民,近十年来我亲眼目睹了小区从周围一片荒凉的农村和脏乱的垃圾山,到京城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巨大转变。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首都日新月异的建设发展,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来这里安家置业,也和我成为了邻居。

  然而,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交通、医疗、教育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身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我感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为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呼吁,为小区环境的改善献计出力。

  建立大型医院,免除后顾之忧

  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居住区之一,天通苑规划的居住人口近30万人。但是偌大的社区里,却没有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只零散分布着一些小门诊部。记得有一年春节,一位朋友来我家做客,聚餐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到了喉咙。我想起离家不远就有一家门诊部,赶紧带她去那里就诊。但是因为没有适当的仪器和设备,值班的大夫也是束手无策。于是我们急忙换到就近的另外一家诊所,谁知得到了同样的答复。几经周折,最后我们只好赶往离天通苑最近的三甲医院——北三环附近的中日友好医院去看急诊。看到朋友承受着痛苦,我的心中感到十分愧疚。相信还有很多天通苑的居民都遇到过类似的看病难题。有些人在天通苑买房后没有居住,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担心小区里的医疗配套设施不完善。倘若有居民意外发病,由于附近没有大型医院,加之交通不便,而不能得到及时救治,贻误了抢救时间,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从医学角度讲,急症病人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不到一个小时,如果突发心脑血管等疾病,送到较远的医院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间,挽回生命的可能性将会大幅降低。于是,我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在天通苑社区建立二级或二级以上大型综合医院的提案。

  提案提出后不久,《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媒体的记者先后向我采访此事,并进行了详细报道。航空中心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昌平中医院等单位也加快了在小区设立分院的步伐,天通苑的就医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拓宽交通路网,解决拥堵困扰

  一提起天通苑,许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堵”。占地近千万平方米的超大型社区,仅有一条道路与市区相连,平时交通已经不堪重负,加上来自北部平西府、小汤山等地区的车辆,拥堵情况可想而知。短短三四公里的路程,高峰时经常要堵上一个多小时,群众的意见极为强烈。尽管有关部门对缓解交通已经作出整体规划,但大多属于长期规划,至少需要在几年后才能见到成效,难以解决百姓当前的燃眉之急。为此,我在收集了周围群众的反映和建议后,进行归纳整理,针对天通苑交通拥堵问题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以下几点改进方案:

  第一,拓宽天通苑路网,有效分散车流。比如修通从天通苑往东与京承高速连接道路,为天通苑东南地区的居民出行增加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再比如拓宽天通苑向西到西三旗、清河的道路,使一部分车辆经过八达岭高速路进城,起到分流作用。 

  第二,整修天通苑周边的道路,如东小口地段和清河北岸等,使一些车辆可以从小区南端经河边到立水桥,缓解主路压力。

  第三,整治立水桥地铁站的黑车。早晚高峰时段许多载客黑摩的、黑车经常在道路上横冲直撞,逆向行驶,随意停车,严重扰乱正常秩序,安全隐患极大,使得交通状况雪上加霜。  

  加大监管力度,完善配套设施

  为了更广泛地了解情况,反映百姓呼声,我和其他几位委员一起应邀参加了首都之窗关于天通苑小区的在线访谈。市民们提问非常踊跃,涉及的问题除了交通、医疗,还包括教育、物业管理、环境污染等方方面面。通过与广大网民的交流和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我发现许多难题都根源于开发商不能履行售楼时的承诺,完善规划配套设施。类似这种现象在许多小区都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单纯凭借居民的力量很难督促开发商及时履约。于是我提议政府要加大对开发商的监管力度,只有在开盘前落实相关配套设施,才能够获得预售许可证,允许对外销售。这项建议很快得到了网友的支持,也让我深深感受到百姓对政协委员的期盼和信任。

  关于改善天通苑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几件提案提出后,得到了市政协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副市长吉林同志亲自到天通苑调研了解交通拥堵情况。市政协副主席黄承祥同志作为督办天通苑提案的牵头领导,也带队来到天通苑小区,亲自督促有关部门办理并与居民座谈听取意见。北京市交委、建委以及昌平区政府等领导汇报了办理提案的进展情况,并表示会进一步加强协调,使各项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同时,市政协还提出了关于安排机构编制、建设过街天桥和督促开发商移交学校、派出所、居委会等单位办公用地、用房的建议。

  目前,许多督办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贯穿天通苑的地铁五号线已试运行,快速公交即将通车,三级甲等医院正在筹措之中,社区周边道路正在彻底翻修,临近小区的清河也在拓宽和整治。有关约束开发商落实配套设施建设的文件也已经出台。尽管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但是居民们已经看到身边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感受着政府为民办实事所做的努力,相信天通苑一定会早日成为舒适宜居的和谐社区。

  通过这几件提案,我切身感受到,五年来政协为委员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和渠道在不断拓宽,各级领导部门对委员的建议也越来越重视,提案的办理越来越规范化、公开化,使委员的作用得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同时,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通过政协委员反映情况,解决问题。

  人民政协以及政协委员在社会和群众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我深刻地体会到,政协委员的称号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只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实反映社情民意,搭建起政府与百姓间的桥梁,真正为百姓排忧解难,才能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不辜负人民群众的希望和信任。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