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活动 >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十届政协五年巡礼 > 委员风采

感受民声 改善民生

来源:

  

  十年来,我作为九届、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参加了民族宗教委员会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两个专委会的活动,一方面投身艺术创作,培养青年,出人出戏,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贡献;另一方面,积极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为首都的民族宗教事业,为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为改善民生,做了自己的努力。

  2006年1月16日,在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召开的《社会事业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专题座谈会上,我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尽快启动马家堡三期工程建设”为题做了发言。王岐山市长和市政协领导听后,非常赞同,给我以鼓励。我不禁想起这些年来,围绕马家堡三期工程建设,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情况。

  我担任丰台区文联副主席、剧协主席,常到丰台区去。丰台的同志多次向我反映,马家堡地区三期工程长期不上马,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困难。他们希望我能通过政协向市领导反映。我经过多次调查,了解到很多情况。马家堡三期工程东至马家堡路,南至角门北路,西至马家堡中路,北至马草河,占地14.4公顷。在常住的一万多人口中,有户籍的只有842户、2400多人,流动人员却高达8000余人。这个地区私搭乱建房屋比比皆是,这里是火灾隐患突出,治安案件频发,卫生环境脏乱,无照经营严重,黄赌毒泛滥,真可谓是“危机四伏”。

  北京城市开发集团负责建设马家堡小区,工程分为三期。其中,作为住宅区的一、二期工程已于1994年完工并入住。但以配套设施为主的三期工程,从1992年征地到2006年已经14年了,仍然没有动工,成了甩尾工程。丰台区政府和市建委、市规委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修改规划意见,加盖住宅楼层,减少配套面积,调整经济指标,增加人口密度,降低开发成本。但开发公司仍以种种理由,迟迟不动工。面对不断恶化的周边环境,为尽快启动马家堡三期工程,在北京市政协十届四次全会上,我提出了《关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尽快启动马家堡三期工程的建议》的提案,并在专题会上发了言。第二天,王岐山市长就派工作人员到马家堡去实地考察。吉林副市长、闫仲秋副秘书长也多次进行协调,组织市发改委、市规委、市国土局、丰台区政府、首开集团等一起研究,提出解决意见。

  2006年春天,《北京晨报》一名记者多次和我到马家堡“城中村”进行采访、调研。记得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一条位于居民家门口深达半米的臭水沟,有14年的历史了。一位住户手拿长竹竿探到臭水沟里说:“这个水沟比我儿子的岁数还要大,一下雨,常有人掉到臭沟里,个儿小的孩子,臭水能没过脖子。”那天,下着小雨,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马家堡北街38号院,一位94岁的老大爷跟我们说:“十多年前,村里那条街道是条柏油路,想不到十多年后,这条路竟然被各种垃圾覆盖成了一条土路。”老人现在都不敢出胡同,不知道会踩到什么,也不知道在哪儿就可能绊一跤。这一地区只有两个公厕,每天早晚居民上厕所都要排队。居民黄大妈说:“早上8点到9点,两个厕所门口常有十多个人排队,实在受不了,有些人就找来塑料袋先解决。很多人把这些应急的粪包随手丢在各处,粪便污秽四处横流。”

  2006年3月7日,王岐山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研究马家堡三期工程问题,决定将马家堡三期工程纳入城中村环境整治计划,由丰台区政府组织实施。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9亿资金,用贷款方式解决,土地入市交易,所得资金用于偿还贷款。马家堡地区居民苦盼14年终于见到曙光!百姓们称赞这项工程是得民心工程,是市长工程。2006年7月17日,《北京晨报》在《委员就在您身边》栏目中专题报道了这件事。为马家堡三期工程的启动,我付出了辛苦,做出了努力,看到工程启动,我打心眼儿里感到非常欣慰。

  几年来,我陆续提出了《关于敦促神乐署住户及时搬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天坛的重要古建神乐署的建议》《关于做好圆明园遗址保护工作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养犬问题管理的建议》《丰台区角门南站地区存在问题亟待解决的建议》《关于依法严肃查处破坏盗窃电力设施违法案件的建议》《关于加快北京市少年宫腾退问题的建议》等提案,也附议了《关于加快我市落实宗教房产政策进度的建议》《关于将红螺寺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的建议》《关于将白塔寺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的建议》《关于选拔宗教界人士参加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建议》《关于建立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建议》等提案。这些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规委、市建委、市民委、市文物局、市公安局、市宗教局、北京奥组委、市公交总公司和有关区政府的认真答复,有些提案已经得到了落实。如《关于敦促神乐署住户及时搬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天坛的重要古建神乐署的建议》,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投入资金,搬迁居民,按照历史原貌重现这处珍贵历史古建。现在的神乐署已成为中华古代音乐博物馆 ,人们可以在此欣赏已消失百余年的神乐——中和韶乐。此外,我在2005年提出的《关于加强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的建议》和2006年提出的《关于合理设置建设公厕的建议》等提案,分别获得了市政协2005年和2006年优秀提案奖。

  回想自己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这些年来,我认真调查研究,了解民生,感受民声,用心撰写提案,努力为民服务,多办实事好事,为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为首都民族宗教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履行了一个政协委

  员的职责,心里充满了愉快与自豪。政协为我们委员参政议政搭建了平台,我为政协委员增添了风采。  

  (作者系中国评剧院院长助理,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