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活动 >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十届政协五年巡礼 > 委员风采

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履行职责

来源:

 

      2003年,我被推荐为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走入了政协这个“大学校、大舞台、大家庭”。五年来,我深切地感受到政协组织的巨大凝聚力,人才荟萃,团结着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感受到充分民主、敢讲真话、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感受到政府对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高度重视。我是从事北京市水资源研究工作的,我就从这方面谈几点感受。
   经历之一:关于推进北京节水型城市建设的调研
   2003年是北京市遭遇连续特大干旱的第五个干旱年,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北京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之后,城建环保委员会随即开始组织关于推进北京节水型城市建设的调研工作。因为我来自市水利部门,自然参加了这次调研活动。作为政协集体的新同志,这次调研活动对我来说,体会是多方面的。
   首先,北京市的水资源问题已得到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政协委员得知我的专业后,都愿意与我多聊一些水资源问题,问一句密云水库的存水还多不多?都在真诚地为北京市的水资源问题建言献策。同时,也体会到政协工作的严谨性和严肃性。一项建议案在报送市委市政府前一般都要经过部门通报、座谈、实地参观考察、研讨、提请政协常委会讨论通过等若干工作环节,其中的调研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关于推进北京节水型城市建设的调研工作,城建环保委员会先后听取了市节水办、市市政管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委的情况通报,同时还就工农业节水、居民节水等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程世峨主席亲自参加了关于节水问题研讨会,会上我本人也作了专题发言。再一方面是,政协的建议不是“说了白说”,而是深受政府重视。关于推进北京节水型城市建设的建议案,针对北京市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六条建议,这些建议均被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最令人振奋的是,2004年5月北京市水务局终于成立,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均由水务局管理,“多龙治水”的局面宣告结束。应当说,政协的建议在推动构建“一龙管水,团结治水”新的管理格局中功不可没。北京市水务局成立之后,在再生水利用、城市节水、农村安全饮水、水资源统一调配等方面打开了新的局面,顺利地度过了连续九年的干旱。但是,也有遗憾,那就是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和监测的职能未能纳入北京市水务局的管理职能范围,在地下水的开发、管理、投入、各自优势发挥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需要协调沟通的环节。我相信总有一天,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水务统一管理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经历之二:关于2004年水价调整方案的出台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批准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2004年市发改委和市水务局共同提出了“北京市水价调整及阶梯式水价初步方案”。为此,牛有成副市长与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程来市政协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我参加了这次会议的讨论。
   该对谁首先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是居民用水,还是公共用水?根据我工作中收集的资料,居民用水在北京市总用水中所占比例较小,中低收入家庭节水意识还是有的,他们很在意因水价上涨而造成的消费增加,以当前的水平实行“阶梯”为时尚早。相反,公共用水由于水费与个人经济利益无关,水价上涨的经济杠杆作用甚微。可是由于建议是水务局提出的,我就产生了顾虑,在会上把要说的话咽回一半,只是建议领导“更要”关注公共用水,并举了我见到的北三环道路绿化大水漫灌的灌溉例子和调查情况。后来,张茅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向市政协通报北京市水价调整方案时,我欣喜地听到对居民实行阶梯式水价暂缓实行,而在节约用水方面,政府应该先行,起带头作用。
   回顾2004年水价调整方案出台的前前后后,我的心情极为复杂。一是惭愧,我还没做到敢讲真话,顾虑太多,责任感不强,没有尽到政协委员应尽的责任;二是欣喜,政府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之后,没有对居民实行阶梯式水价,而是下大力量解决居民分户计量问题,改善居民用水条件,这样的官做得好;三是佩服,政府带头节水,求真务实的精神令人佩服,之后北京市水务局对17690个社会单位实行了用水定额管理,党政机关带头压缩10%-15%的供水指标。
   五年转眼就过去了,在政协的经历令人难忘,收获巨大。我会记住在政协这所大学校里学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用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作者系十届市政协常委,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