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版号:
新闻单位:人民政协报 委员会: 作者: 时间:2023-01-2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区建设”“让生命健康产业赋能大兴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新消费、新业态扮靓新国门”……在日前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举行的大会发言上,不少委员瞄准新大兴新国门建设,聚焦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新业态发展等议题谈短板、讲对策,为助力实现大兴经济高质量发展务实建言。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大兴区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班,为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支撑。
区政协委员,区科委副主任田兴华结合调研情况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大兴区还存在成果转化主体总量不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较少,缺少国内顶尖的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专业服务平台及服务机构等问题。对此,他建议,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在加大培育力度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参与标准制定,支持研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设立技术成果转化机构,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同时还要培育研发生态,引导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建立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基地和检验检测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提升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大兴区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域和前沿阵地,目前健康全产业链已初具集群发展态势,逐渐形成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品牌。
区政协常委,农工党大兴区工委副主委、区残联理事长牟育著以做好“育”“筑”“引”三篇文章为大兴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建言。其中,“育”指的是“培育”,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建立企业与审批监管部门的深度沟通,设立绿色快速通道服务窗口等方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筑”就是“筑巢引凤”,为企业搭建更多服务平台,例如,为具有高精尖产业特性的企业制定适当的倾斜政策,推动园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等;“引”即落地一批头部创新型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头部企业做好重点攻关、重点招引,推动医疗机构研究型病房建设,反哺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区政协常委,新博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磊也认为,要打造创新生态推进先进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医生创新平台”建设,实现临床需求及创意批量孵化,区政府可以为平台提供人才、场地、科技项目等政策组合支持,特别设立“医生创新转化”种子基金,解决医疗创新转化最大的资金痛点问题。
发挥资源优势扮靓新国门
《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中提出,到2035年把北京建设成“中国潮”“国际范”与“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的目标。大兴区作为新国门,如何结合本区优势资源助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对此,区政协委员,致公党大兴区总支副主委、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投融资部经理邓超委员建议,大兴区要全力推进临空区国际消费枢纽建设,引入相关企业增设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大体量、强驱动力的娱乐业态,增加“体验”业态比重,探索在临空区建设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全球供应链平台,推进国际消费品供应链的整合协同,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同时,依托大兴区传统农业特色,参考国外案例经验,建设新国门美食主题乐园,探索农商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区政协委员,中润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飞建议:“加快5G在我区生物医药基地、国际氢能示范区、临空经济区内重点制造产业的应用,推动建设一批具有可推广、可复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加速制造业智能转型升级。”
打造“零碳大兴”,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是区政协委员,北京天恒安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博长期关注的领域。他说:“大兴区要着力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
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态势
一些委员认为,当前,大兴正处于弯道超车、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临空经济区、生物医药基地、氢能示范区、商业航天基地、中日产业园、大兴经开区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发展局面。后疫情时代,如何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态势,是摆在眼前的主要问题。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是第一资源。区政协委员,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邓会燕在《关于吸引青年来兴就业,促进人才强区的建议》中表示,要丰富人才政策体系,打造青年人才政策高地。“一方面完善多层次、梯队化人才机制,建立青年人才梯次成长和管理机制,人才政策面向院校从‘双一流’高校扩大至全国其他高校,搭建起大兴人才‘蓄水池’,筑牢金字塔形人才结构‘塔基’,让大兴人才荟萃。另一方面加大对基础性青年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针对就业青年的引进与激励政策。通过多渠道供给方式,解决青年人才住房问题……”
“现在大兴区改革措施与区域主导产业结合不够紧密,政策、服务传导不畅通,影响企业获得感。”区政协常委,民革大兴区工委副主委、区教委副主任寇国新建议:“要着眼优势产业上下游,比如从医药健康产业研发、中试、规模生产、上市等审批和服务事项入手,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服务,压减企业制度性成本。向外,要争取干细胞、基因治疗等先进技术应用、产业供地等领域改革试点项目落地大兴;向内,要打造园区改革试点‘小气候’,以企业、园区为单位,在产业政策、医药产品审评审批、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展小规模试点,形成‘大兴改革经验’。”
……
“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大兴区政协主席吴问平这样评价。
“这些建议质量很高,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大兴区区长刘学亮在现场一一作出回应。
一场“言值高”“干货满”的大会发言,不仅彰显着政协委员们的履职水平,也能折射出一个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大兴区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大兴区政协委员在新大兴新国门建设的各方面、各领域凝心聚力。委员们表示,新的一年,新大兴新国门的未来充满机遇挑战,大家将一如既往围绕大局献良策,发挥职能聚合力,继续为助力新大兴新国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