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报道

幼儿园:如何上得起、上得好

主题词:幼儿园:如何上得起、上得好    版号:19

新闻单位:人民政协报    委员会:    作者:张惠娟    时间:2021-03-07    来源:人民政协报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是自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实施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关注具体的生育水平问题。如何完善“一小”托幼服务体系,让家长“养娃无忧”,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哪敢生?生了谁带?入园难、入园贵等一系列挠头的问题听起来都头疼!”

  “幼儿园不在义务教育之列,一个孩子的学费都够劲儿了,若要了二孩,两个小孩若都能上公立幼儿园,学费、餐费、杂费,一年下来要4~5万;若上不了公立或普惠性幼儿园,除了担负不起昂贵的费用外,主要担心孩子接受不到好的教育。”

  ……

  提起生娃这件事,“不愿生、不敢生”已成为一些家庭的“新生代生育观”,其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结”是学前教育。为此,代表、委员呼吁,提供优质学前教育,健全婴幼儿托育教育服务体系,解决养娃的后顾之忧。

  庞丽娟代表:

  加快立法,为学前教育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表示,“要想解开学前教育这个‘结’,首先要有法律作为保障和后盾。”庞丽娟说,学前教育法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唯一的教育立法项目。而且,我国已有9个省份和10余个省会城市或较大市制定了学前教育条例,有比较丰富的立法实践经验可为全国性立法提供重要参考。

  建议按照“急需先行”的原则,尽快制定出台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教育性与公益性,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主导责任,着力解决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园体制、教师政策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为推进“幼有所育不断取得新进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管培俊委员:

  破解编制痛点,补齐学前师资缺口

  “师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列出一组数据:2019年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与幼儿比1∶17.06;教职工与幼儿比平均1∶9.6,教保人员缺口较大,县镇农村幼儿园尤甚。

  “编制就是法规。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长期补充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层面一直未能出台幼儿园教保人员编制标准,同时缺乏相应的强有力的督导监管。”在管培俊看来,没有国家层面人员编制标准,使幼儿园教职员补充无法可依。没有人员编制标准,使幼儿园教职员职业吸引力更加雪上加霜。没有编制标准,也使教师补充和流动随意性较大,教师资格严格把关难以落到实处。

  “每年全国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只有10万左右,本就供不应求,且由于编制原因,部分毕业生不能到岗。‘有效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足叠加,使教师的培养补充面临体制性障碍。”为此,管培俊强烈呼吁,进一步增加教师编制和相应的人员经费投入。这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最重要的保障条件。

  刘焱委员:

  普惠性学前教育亟须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这3点可以说是针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难点发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说,要解决普惠性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须将之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办公办幼儿园或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问题,而是学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刘焱表示,政府是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各级各地政府应当把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规划,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要建立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财政制度,才能为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