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弘扬企业家精神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版号:5
新闻单位:人民政协报 委员会: 作者:李木元 周佳佳 王慧文 时间:2020-09-2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怎么形成?企业家精神的内核是什么?如何解决中小企业“最后一公里”难题?如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9月19日,在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商谈》栏目启动仪式上,委员、专家、企业家代表直面挑战与难题,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出实招、献良策。
“新时代的企业家应有大格局”
座谈会上,10余位政协委员与60余位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开启了“畅聊”模式,率先点题的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原副主任杨建平都谈到了企业家精神。
“要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中国经济韧性就孕育在中国企业家的奋斗拼搏和创新精神中。”朱光耀表示。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就是无时不在颠覆自己、无时不在打破自己,走出故步自封,在挫折中也能逆势成长。”杨建平认为。
张连起表示,对我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来讲,企业家精神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要素。他强调,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企业家的使命担当。新时代企业家不仅需要敏锐的市场意识,还应该有大格局。这个大格局不光是看企业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不仅仅是局限于企业利润扩张,更应该有新时代的全局眼光。“企业家要发挥企业家精神,就是要补供应链短板,连接断点,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把产业链、供应链未来重组方向和新发展格局对接,激活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企业家精神应该是自觉自信,以及无时不在的创业精神。在这样的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下,通过战略定位再调整、业务模式和发展再聚焦、机制体制再变革、增长动力再挖掘来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杨建平进一步表示,如果想过舒服日子,那么现在最艰难;如果想创业想颠覆行业有更大作为,现在便是大有作为的时代、机会更多的时代、潜力最好时代。
“企业家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认为,企业家是把变化当成机会的人,敢于拥抱变化,辩证看待不确定性,这是企业家底色中重要的部分。在他看来,民营企业能够行稳致远,有赖于政府消除隐性门槛,提供更加公平、公开、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警惕不确定性,用高质量发展来战胜它
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尽快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发展格局”?朱光耀给大家讲了一堂“全球经济形势分析”课———
要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极强的韧性,直面应对5个方面不确定性:一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它对全球经济持续影响的不确定性;二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三是金融市场稳定的不确定性;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五是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积极的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动能和暖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是在2020年唯一保持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朱光耀表示,我们不仅要警惕这些不确定性,还要看到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新变化和新的不确定性,并且用高质量发展来战胜它。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信息中心原主任张野表示,保市场主体是“六稳”“六保”的核心,要进一步用好政府的帮扶政策,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加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建立政策考核评估机制;同时,研究企业发展负面案例,通过负面案例总结教训,发现政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漏洞。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形势,但危就是机,要利用危机进一步做好改革,政府和企业界联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张野强调。
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纾困
“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联主席燕瑛在座谈会上“秀”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51.1%!2019年北京市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半壁江山。
据燕瑛介绍,北京市民营企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这些重点领域收入占比更是远远高于半壁江山,民营经济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这一切有赖于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曾参与多次走访调研的燕瑛对于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有着深入思考。她呼吁,持续用力破解融资难题,完善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体系,加快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纠错机制;深化惠企政策改革;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优化人才引进和后期保障;完善法制建设,进一步提升法院办案效率,维护企业的正当权利。
在谈到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时,张连起认为,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确立边界清楚、权责明晰,亲近干净的政商关系。原来过于不清,后来矫枉过正就甩手了、完全放任了、不管了,政府跟企业家离得很远。所谓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强调的是在守住底线的同时,要服务市场主体,而且一定服务到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宗则表示,实现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很重要。要提升企业家的社会认同感,打通民营企业和党政机关的沟通渠道,企业要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产业规划,解决好短贷长投的关键问题。
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危与机同生并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表示,企业要准确把握发展新格局的基本内涵,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综合基层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产业机构的合理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推进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催生新生发展动能,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到底是什么样?在公司发展中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首先要有创新和担当!”北京信索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永锋认为,优秀的企业家要用企业战略思维去解决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模式,包括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家内心一定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保持自我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担当精神,这样才能够真正突破企业发展的壁垒。”王永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