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工作 > 图片新闻

典籍里的中国 今雨书院第四讲带您走进“明本之最”

时间:2021-06-07   来源:市政协办公厅宣传处

  6月5日上午,中山公园中山堂内,伴着琵琶演奏《高山流水》的优美旋律,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赵前走上北京市政协“今雨书院”第四期文化讲座的讲台,向90余名市区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干部、“模拟政协”师生代表、高校师生、社会各界代表讲述“明本之最”,带大家感知“典籍里的中国”。市政协主席吉林参加。

  “明代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辉煌时期,刻书的数量之多、地域之广、技术之高、影响之大,是以往各代无法相比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明代刻书数量多达35000种。”

  “嘉靖十八年,内府刻印了一部《赐号太和先生相赞》,收有版画26幅,赞文26篇。这是目前所知,明代雕版印刷书籍中开本最大的一部,也是中国明代乃至中国古代所传至今的最大的一部雕版画册。”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卷帙最为浩繁,辑录最为广博的大类书,被举世共誉为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绝无仅有的瑰宝。”

  …….

  赵前以其渊博的古籍知识、多年从事古籍善本鉴定及研究的丰富阅历,深入介绍了明本发展的社会背景及主要原因,对明代最大的雕版画册和明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进行了重点讲解,并对当前如何通过阅读古籍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讲座既有严谨的理论知识,也有生动的事例,精彩的讲解引人入胜,发人思考。讲座结束后,赵前还就古籍原件的保护、阅读古籍的方法、古籍装帧形式的演变等问题与现场听众开展了深入、热烈的互动交流。

  “之前看电视播出《典籍里的中国》,听到 ‘2000多年后,你们还读《书》吗?’‘读。’这段对话时,我的心情就特别不平静。今天的讲座,更是让我认识到中华文明就是通过这些典籍,得以数千年从不曾断流。”

  “听完今天赵老师的讲座,我觉得一部书的流传史就是一部生命史,这些典籍不能只活在图书馆里,也不能只活在学者的论述中,而一定要活在我们年轻人的心中。”

  “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今天的讲座,是一场‘让古籍活起来’的精神文化盛宴。保护古籍是一种历史责任。保护古籍,就是留住文化的根。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传’下去,为子孙后代留存下这份难得的精神财富。”

  ……

  现场听众纷纷表示,中国典籍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集纳了古代先贤们的思想与智慧,是沟通现代人与古代先贤思想与智慧最便捷的桥梁。市政协今雨书院推出的文化讲座,有助于大家更好地认识古籍、阅读古籍、爱上古籍,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希望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古籍善本进一步数字化与网络化,使更多人学习、传播古籍,热爱优秀传统文化,让古籍“火”起来。

  市政协副主席牛青山,秘书长严力强参加。文化讲座通过市政协委员履职平台进行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