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工作 > 图片新闻

节日的味道 今雨书院第三讲中山堂里细说中国节

时间:2021-05-31   来源:市政协办公厅宣传处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过年的重要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年味儿不仅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更珍藏在我们记忆的深处。那么,我们到底有多少传统节日?传统节日里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如何过好传统节日,培养年轻一代的家国情怀?

  5月29日上午,中山公园中山堂内,伴着二胡独奏《扶摇》的优美旋律,北京市政协“今雨书院”第三讲如期开讲,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高级编辑宗春启以“传统节日与文化”为题,向90余名市区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干部、“模拟政协”师生代表、高校师生、社会各界代表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来历、文化现象和过节习俗。市政协主席吉林参加。

  “端午节是祈福节。在民间,人们要在门外悬挂钟馗画像,口朝下悬挂葫芦,意思也是驱鬼避邪,祈祷幸福。明清时,北京有给儿童戴‘长命缕儿’的习俗,从五月初一戴到五月初五。到初五中午,就将‘福儿’和‘长命缕’摘下,扔到街上,俗称‘扔灾’。”

  “节日源于民众欢乐,民众是节日的主人。我们借节日以欢庆娱乐,以追思先人,以联络亲情,以寄托期望、追求幸福,以沿袭风俗传统来强化自身的民族归属感。”

  讲座中,宗春启从节日研究的缘起、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民俗特征、节日传统的变迁等多方面分享了他多年来对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的心得体会,阐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要素和精神价值。

  “这场讲座,让我们重拾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更好地体会了传统节日的‘味道’。”

  “听了宗老师的报告,我感受到在我国节日文化传统中,关爱家人、热爱家乡、心系国家的文化脉络十分清晰。从‘家和万事兴’到‘望月思故乡’,再到对国泰民安的企盼,家国情怀在节日文化中一直得以延续。”

  “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在课程设计中,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传承好传统节日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讲座结束后,在场听众纷纷表示,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因此,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要发挥好这些传统节日背后的人文价值,更好的在传统节日中感受爱国情操、家国情怀、集体意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植文化自信。

  市政协副主席牛青山,秘书长严力强参加。讲座通过市政协委员履职平台进行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