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工作 > 政协要闻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首场记者会 委员热议北京营商环境如何完成夺冠一跃

时间:2019-01-13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首场记者会 委员热议北京营商环境如何完成夺冠一跃

  世行公布的2019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从78位大幅提升到46位,北京作为样本城市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在国内试评价中,北京营商环境综合排名第一。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中,北京如何完成精彩的夺冠一跃?1月13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首场记者会,5位市政协委员围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本市营商环境”主题展开热议,结合本职工作和履职经历,建言献策。

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燕瑛出席记者会。

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燕瑛出席记者会。

市政协委员、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董事长丁同欣出席记者会。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360企业安全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出席记者会。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首农集团电商公司CEO,北京市志起未来咨询集团创始人出席记者会。

  提建议,助推系列新政出台

  “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办理时限从原来的109个工作日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购房资格审核时限缩短为1天;不动产登记事项办理时限由10天压缩到5天内办结……去年,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推出了26项改革措施和136条政策清单。”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燕瑛说起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项政策如数家珍。她介绍说,近年来,本市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去年推出的《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确定了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的“时间表”和“施工图”。

  在这一过程中,市政协积极调研协商、建言资政,助推新政出台。市政协委员、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董事长丁同欣介绍说,去年他参加了市政协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组织的协商恳谈、专题座谈等系列协商议政活动,让委员和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从4个方面提出了16条意见和建议。还开展了企业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看变化,政府角色成功转变

  营商环境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以前,企业遇到问题问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按流程解答,企业再问,一个部门有时推给另外的部门,有人形容为‘政府动动嘴,企业跑断腿’。现在,政府跑腿,向前一步,深入企业调研,针对企业困难,用足政策,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这方面的变化感受很深。”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360企业安全集团董事长齐向东直言看到了政府部门角色的成功转变,成为企业的“服务管家”,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他介绍说,去年本市建立了企业“服务包”机制,市发改委是全市对接服务企业的“总管家”,再指定行业部门作为“服务管家”,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量身定制“服务包”。另外还建立市领导列名联系重点企业制度,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更离不开政府对创新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市政协副秘书长、民革市委专职副主委王英曾担任海淀区知识产权局局长,亲自策划制定推出过很多项保护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政策和措施。多年来,她也见证了政府部门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中国第一只知识产权股权基金诞生、中国知识产权网上商城上线、成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都激发了创新主体的动力。”王英说,尤其是历时两年在英、法、德等发达国家为中国“出海”的企业建立了7个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基地,表明政府要构建集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与同保护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中国正在建设科技强国,知识产权是基础、是支撑,更是重要的保障。

  王英建议,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搭建起让知识产权在市场上有序流动的平台和机制,构建严格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让知识产权在市场上有序流动,让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落地,让人们的智慧能够实现真正的价值。

  谈感受,企业获得感满满

  “比风景更吸引人的是营商环境。”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首农集团电商公司CEO、志起未来咨询集团创始人李志起谈及营商环境改善感触颇深,“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

  李志起说,营商环境对城市来讲是生产力、竞争力、发展力,对企业来讲,则跟空气、温度和水一样重要。北京已经是全国营商环境排名领先的地区,让企业获得感满满。很多企业通过对比,更愿意在北京安营扎寨,长久发展。

  对于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进一步提升营造公平的环境,除了政策导向上的一视同仁外,也要在具体经济金融活动中、在业务准入门槛上给予公平待遇。北京建立了28个部门组成的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希望有更多具体举措出台。(刘菲菲)

 

  燕瑛、王英、丁同欣、齐向东、李志起5位委员,围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本市营商环境”主题回答了人民日报(网)、中新社、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香港文汇大公报等14家媒体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