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外交重点体现一个‘民’字。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民群众是参与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建议积极举办国际性商业体育赛事,运用赛事相关活动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利用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要履行好大国社会组织在促进民间外交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公益基金会作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益项目,在国际援助、促进各国民间友好、世界和平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目前运行中的北京地铁站译名仍不统一,建议译名一定要准确、规范,更好地体现标识的对外服务功能。”
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11月9日,7位北京市政协机关年轻干部模拟“市政协委员”,聚焦“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推进首都民间外交”主题进行“模拟协商”。协商座谈会上,年轻干部们从充分利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公益基金会独特优势、积极开展体育民间外交、优化完善北京地铁站译名等方面积极为推进首都民间外交建言献策。

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交往中心,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承载地和元首外交的首要舞台,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开展好具有北京特色的大国首都民间外交,对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北京市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人事联络室和委员导师的指导帮助下,参与“模拟协商”的青年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持续深化对北京市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认识,聚焦“小切口”做好“大课题”,全程参与市政协相关议题调研组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和专题研讨等各类活动18次,把真调研、真协商、服务委员履职贯穿始终。
“‘模拟’是形式,‘协商’是根本,更好服务委员履职是目的。通过参加模拟协商活动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协商民主的真谛,更好掌握协商民主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为政协履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年轻干部们一致表示,参与此次活动收获良多。
“本次模拟协商的选题紧扣当前形势和中心工作,有助于提升年轻干部的大局意识。”“优化后的模拟协商活动突出真题真做,让机关年轻干部在实战中得到锻炼,提升能力。”委员导师杨金生、白涛和张永明对此次“模拟协商”活动予以充分肯定。
本次“模拟协商”活动的核心就是锻炼年轻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市政协秘书长韩昱表示,市政协机关会继续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提供广阔平台,强化理论武装、强化实践锻炼、强化严管厚爱,锻造一支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大家的发言有政协味儿、有委员范儿、有协商样儿。”市政协副主席陈军说,机关青年干部通过参与“模拟协商”活动,在学习能力、调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升,要积极发扬政协崇尚学习的优良传统,在勤学善思中突破自我、提高素质能力,为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市政协副主席崔述强表示,“模拟协商”活动是市政协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举措和平台。机关年轻干部要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参与“模拟协商”等各类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当好参谋助手、助力提升机关效能、服务保障政协履职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政协工作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要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模拟协商”活动的策划组织,进一步提高政协机关干部队伍 “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和服务委员履职的能力水平。机关各部门要做好组织保障,持续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引领,夯实思想根基,鼓励引导年轻干部努力学习掌握履职尽责的新知识新技能,帮助他们在政协这个大家庭大学校大舞台不断学习进步、锻炼成长。
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宏生主持,60余名市政协机关干部现场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