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13 来源:市政协教文卫体委
9月9日,市政协民生建设民主监督组围绕《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贯彻落实情况,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实地考察了太庙非文物建设拆除及环境整治情况,并与相关单位座谈交流。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孙学才主持座谈会,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通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实施情况,市总工会副主席潘建新介绍市总工会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情况。市政协民生建设民主监督组成员,部分市政协委员,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参加。
据悉,太庙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现存古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的遗产构成要素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太庙被辟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由毛泽东亲笔题写宫名,交由北京市总工会管理。在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中,市总工会牵头负责两项任务,完成太庙文物修缮及展示提升、拆除太庙内非文物建筑恢复历史风貌。经测算此次太庙非文物建筑拆除及环境整治项目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其中拆除房屋位于内垣东西两侧和筒子河南岸共16处,拆除室外道路场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整治太庙核心区东廊原体育场区域、停车场所在院落环境风貌,优化设备房布局及外立面等。
据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10月市总工会正式启动了太庙非文物建筑区域拆除及环境整治工作,并于年底完成拟拆除建筑内全部租赁单位清退。今年年初,市总工会委托东城区东华门街道负责拆除工程具体组织,7月6日开始进场开展拆除工作。截至8月31日,16处太庙核心区非文物建筑拆除工作基本完成。目前,正委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环境整治方案内涉及“九庙”遗址部分区域进行考古勘探,确保后续环境整治过程中不会对任何文物的安全造成影响。
与会委员认为,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制定《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统筹安排了各个重点任务,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着力攻坚克难,一年来钟鼓楼片区、社稷坛太庙片区等多个重点区域,腾退、修缮、环境整治等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与会委员建议,要深化中轴线文化价值研究,推动公众参与,加大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化水平,发挥政协平台、智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