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工作 > 全国政协

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内蒙古、湖南、陕西政协全会热议生态保护

时间:2019-02-01   来源:人民政协报

  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三大攻坚战初战告捷,2019年要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

  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攻坚战任重而道远。我国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覆盖率还不够高,荒漠化土地占比较高,空气、耕地、地表和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仍很大。在内蒙古、湖南、陕西三地政协全会上,委员们针对各地的“重点战役”,疾呼锚定高标准,聚焦高质量,再下实实在在功夫,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

  做好“小草”大文章

  “绿色是我们最大的财富,红色是我们深厚的根基,美丽内蒙古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情地倾诉,彰显了内蒙古各族人民推进绿色内蒙古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加强草原保护管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退出、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生态保护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筑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依然是自治区政府对来年的主要工作安排之一。

  “生生不息的小草组成了草原大生态,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要做好‘小草’这篇‘大文章’。”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敖小孟委员的发言打开了草原生态保护的话题。

  “内蒙古在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突出问题,如草原沙化、退化、盐渍化‘三化’严重,再如牧草种植认识不足、草畜不配套,又如牧草种植水平不高、产业化水平低。”塔娜委员抛出了问题,也抛出了委员们的关切。

  “我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牧场,以草定畜政策未真正落实到位,牲畜超载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草原生态环境退化、沙化。同时,被开垦草原大面积种植玉米、马铃薯等耗水作物,又加剧了水土流失。”杜俊峰委员将草原保护和水资源保护联系了起来。

  野生动物是草原生态环境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黄羊保护区内由于边境管控、草牧场划分等因素,黄羊迁徙通道上被人为设置了大量以高强度刺丝为主的围栏,成为阻隔黄羊等野生动物在中蒙两国自由迁徙的屏障。”乌兰托雅委员建议,“在黄羊迁徙时国防界桩临时开通一定数量的迁徙通道,确保野生黄羊的生存和迁徙,保障黄羊生态安全。”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会指出,“野生蝎子是蝗虫等的天敌,是名副其实的‘草原卫士’。非法捕捉野生蝎子等无法律法规明确处罚的草原破坏行为屡禁不止。反映出的问题一是草原执法监督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相关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怎样让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做好“小草”这篇“大文章”?“科学合理地制定草原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严格控制对草原生态环境有潜在风险的矿产开采、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建设项目。同时,完善草原资源开发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草原放牧、农业垦殖等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塔娜委员的建议道出了委员们的心声。委员们还建议,稳定维持草原生态功能需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完善政策措施,在坚持政府积极投入的同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引导和利用社会资金,实行积极稳妥的草原生态移民政策。

  只为碧水盈洞庭

  洞庭湖是湖南人的母亲湖。“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唐代诗人曹松笔下的洞庭胜景,成为今天三湘儿女的共同生态之梦。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全力打响碧水保卫战。2018年,省政协围绕“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展调研踏察,并进行了监督性视察行动“回头看”。

  如今治理情况如何?顽疾在哪里?治理发力点在哪里?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围绕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委员继续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走进湖区,不少地方臭气熏天的污染水体变清了,核心区林立的欧美黑杨不见了,泛滥无序的采砂行为规范了,追逐嬉戏的湿地动物多起来了。”李爱国委员欣喜的同时还有一份担忧。李爱国反映,欠账多、基础差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主要体现在污染问题防治难、自然生态修复难、群众利益保障难和产业发展转型难。

  环境保护是千年大计。李爱国委员建议尽快出台《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争取将洞庭湖生态修复列入国家重大工程,建立健全洞庭湖区域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尽快建立起以生态为核心的绿色GDP经济考核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杨成英委员在代表致公党湖南省委会的书面发言中建议,加快《洞庭湖条例》、《洞庭湖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洞庭湖水域管理办法》等法规的立法进程;将环洞庭湖流域内各市县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各类型专项规划、各类型控制规划等统一整合。从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层面,对流域内的各市县区的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治理重点是什么?致公党湖南省委会呼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政策;加强对城市和农村黑臭水体的重视程度,早日消除黑臭。

  “以突出问题为导向,狠抓重点领域综合整治。”民进湖南省委会提出建立问题台账,及时交办督办。通过项目化、清单化的形式将整治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强化考核激励和督促指导。

  罗订坤委员认为,水环境治理,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他呼吁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通过生物循环代谢的方法,发展净水渔业,以达到渔业效益提升和水环境治理的和谐统一,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新路。

  为子孙后代守护好“中华父亲山”

  1月27日,陕西省省长刘国中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亮出了一份陕西秦岭生态整治的成绩单:全面彻底整治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依法依规做好撤销立项、违建拆除、资金追缴、土地收回、覆土复绿等工作,拆除违建别墅1185栋,没收9栋,回收国有土地4557亩,退还集体土地3257亩,复绿2646亩,举一反三督促秦岭各市开展全面整治。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称为中国的脊梁、“中华父亲山”。作为秦岭核心区,保护好秦岭的生态环境是陕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经历了全国关注的秦岭北麓违建别墅事件之后,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为子孙后代更好地保护好秦岭,是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规定秦岭的生态红线,建立健全省、市、县配套政策和制度措施。”民盟陕西省委会认为,推进全方位秦岭保护,首先要健全体制机制,从立法上修订完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指导各地市完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行政区划在秦岭的市、县、镇逐步实施差别化考核评价制度,淡化综合性GDP评价,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朱崇和委员认为,目前秦岭生态保护的关键是要建立保护长效机制。不仅要完进一步善法规体系,还要完善工作体系,研究设立市县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部门,推进一个部门执法。加快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平台和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早发现、早处置。加快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整改工作,制定天然林、天然草甸保护优惠政策措施。

  “构建秦岭北麓生态产业化新格局势在必行。”张保军委员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其关键是人才问题,“做好生态产业化人才培养和储备是当务之急”。

  “秦岭北麓由于森林植被遭受历史性破坏,加之河流密布,落差大,暴雨频发,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常有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张勇敢委员提醒,要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广泛宣传和深入贯彻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让广大人民群众和旅游者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秦岭生态保护工作主要通过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的方式进行,在实际开展工作时以人工巡查为主,其他方式为辅,这种方式巡查效率低、监督检查面不全,整改及生态修复前后对比不明显。”李国鹏委员建议采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开展秦岭生态保护,保障秦岭生态保护监管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党政机关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办公厅©版权所有
  •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临镜路6号院(路线图
  • 邮政编码:101166
  • 电话:55569696
  •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信号

  • 官方抖音号

    官方抖音号

  • 官方快手号

    官方快手号

  • 官方北京号

    官方北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