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北京艺术品市场健康、持续、科学发展
时间:2011-03-03 来源:
提出团体:人民团体、市政协专委会
提案者:安庭
案由:促进北京艺术品市场健康、持续、科学发展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国家强盛、经济发展,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争霸世界的转折点,大陆艺术品市场逆势上扬,在世界艺术品交易中,扩大了占有率。2009年度艺术品成交额达到212.5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品交易市场。2010年北京地区的保利和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仅秋季拍卖成交额,就分别达到52。8亿元人民币和41.33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越了中国香港地区的老牌国际拍卖公司苏富比和佳士得,而且单件成交额超亿元的艺术品都在北京。北京已经取代了香港、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艺术品交易中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从古至今,几经战乱,流失在国外的文物仅从欧美艺术品市场上统计就达167万件,其实,远不止于此。繁荣的市场显现的波及力、冲击力是巨大的,它对流失海外文物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也大大促进了流失海外文物的回流。但是,目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我国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刚刚兴起只不过十几年的时间,1996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对市场的规范有序并开始走向成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有些条款已不适应该产业的发展。
如第61条第2款所说,“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以下简称‘免责声明’)。但是拍卖企业、委托人明确知道或应当知道拍卖标的有瑕疵时,免责声明无效”。让立法者始料不及的是,这一本是对少数拍卖标的而言的条款,竟成为造假者明目张胆为非作歹、扰乱整个拍卖市场的保护伞。
在国际上,法律规定拍卖公司必须对拍品真伪做出保证,如:英国《拍卖法》明确规定,拍卖物品必须进行精确的鉴定、分类并加以说明,供潜在的竞买人查看。
——海关高额的进口关税大大影响了收藏家和拍卖企业对促进海外文物回流的积极性,而国外很多国家对这一项实行免税。
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中,制定了有关艺术品拍卖的目标:推动和促进北京古玩艺术品交易业的繁荣与发展。2010年北京古玩艺术品拍卖年经营额突破150亿元,争取达到200亿元,力争境外回流文物占到拍卖品总量的35%。上述目标中,北京古玩艺术品拍卖年经营额已达到200亿元,而境外回流文物占到拍卖品总量的35%还有待提高。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繁荣兴旺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需要,北京是全国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因此诸多问题对北京的影响也就最大,为了使北京艺术品市场健康、持续、科学地发展,特建议如下:
建立健全艺术品交易机制。(黑体字)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规范运作方式,建立诚信市场,为收藏者提供一个公平良好的参与平台。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黑体字)根据我国艺术品拍卖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适合目前北京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新条例,对市场加以规范,划出红线,为北京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发展环境。
为大量流失海外的文物回流创造有利条件。(黑体字)经海关认定回流的文物确实属于我国流失的文物真品,在北京地区应给予免税或退税的优惠政策,以利于流失的文物顺利回家。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
作者:
责任编辑:yanjin
来源:
图:市政协宣传处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