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1-03 > 视点·聚焦全国两会 Focus
时间:2021-03-24 来源:2021年03期
2022年正值冬奥百年前夕,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双奥城市”。届时,中国将向世界展现这座千年古都与时代步伐相契合的开放与包容,增强北京作为大国首都的国际影响力。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也纷纷建言,助力奥运历史上继续书写精彩中国故事。
以冬奥契机促进世界相知相融
“奥运会和残奥会是全球最重大的体育赛事,汇集了最优秀的运动员,吸引数百万观众到场观看,通过全球转播覆盖数以亿计的观众。这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东西文明交融的盛会。”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体育部副部长王艳霞说,要充分借助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契机,促进世界相知相融。
王艳霞介绍,北京冬奥会赛时利益相关方人数超过168万。其中运动员配额2892人;奥林匹克大家庭3658人,包括国际贵宾550人;国际单项组织官员、代表等1300人,其他还有媒体运行人员、市场合作伙伴、持票观众等。
“北京冬奥会正值春节期间,各国运动员聚集北京、张家口同台竞技,届时也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播中华文明,展现悠久历史,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王艳霞说,“冬奥会筹办是不断促进国际交流的过程,是展示我国开放、文明国际形象的舞台。要通过筹办冬奥会,向世界展示我国开放、文明的国际形象”。
发展壮大冰雪体育旅游产业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发展壮大冰雪体育产业,积极扩大冰雪旅游消费,推广群众性冰雪运动,让青少年群体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体育、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联主席燕瑛注意到,近年来我国冰雪旅游蓬勃发展,冰雪相关消费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越来越强。
燕瑛经调研发现,2020年下半年的雪季,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品订单额和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13.61%和23.46%,说明冰雪体育旅游的消费基础正在扩大,预计2021年我国冰雪体育旅游消费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她还注意到,当前我国冰雪体育旅游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一是西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消费呈快速增长态势。除传统东北地区的优质冰雪体育旅游目的地外,靠近京津消费大市场的河北、内蒙古以及位于西北地区的宁夏、新疆等地成为冰雪体育旅游的新兴市场。二是冰雪体育旅游消费内容向多业态扩展。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行业的融合,也促进了冰雪目的地周边餐饮、娱乐等生活服务业态的融合,冰雪体育旅游消费内容丰富且消费带动效应明显。
为此,她建议要发展壮大冰雪体育旅游产业,进一步丰富冰雪体育旅游消费业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冰雪体育旅游数字化建设,推动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开拓冰雪体育旅游新兴消费市场。加快形成“区域型冰雪体育体验中心——全国性冰雪体育旅游目的地——世界级冰雪体育旅游度假区”的供给层级结构。二是提升冰雪体育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加大冰雪体育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涵盖交通通信、信息咨询、自驾服务、标识体系等多要素的公共服务体系,做好运动培训服务。三是加强冰雪体育旅游行业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冰雪体育旅游行业在线化率,依托数字技术从供需两端赋能冰雪体育旅游发展。
为冰雪运动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中国冰雪运动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成为了最受人们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
“如何保障‘三亿人上冰雪’的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并以此为基础增强大众保护我国冰雪资源的意识,进而促进对冰雪资源的立法保障,应当提到国家政策规划以及相关立法工作的规划研究范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庭表示,“我们应从依法进行冰雪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立健全大众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明确大众冰雪运动的社会保险福利制度、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高大众体育运动参与者的法律意识等方面为大众冰雪运动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他建议,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环保部门、文旅部门、体育部门应加强跨界协同能力,针对保护我国冰雪资源展开针对性、立体性、系统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国家媒体单位、网络宣传部门给予充分的配合引导,在各层级、各领域宣传平台,利用各自擅长的媒介传播工具充分宣传贯彻保护冰雪资源的意识、意义、方法、途径;结合保护冰雪资源的宣教工程,进一步增强我国民众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增强民众对于减能节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地球公民意识;尽快推进对“冰雪资源保护法”等相关立法的研究、规划或准备工作。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曾参与过延庆赛区筹建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罗瀛十分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育方面的内容。罗瀛建议,以冬奥为契机,大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赛事筹办和区域发展两张优异答卷。”罗瀛说,五年多来,延庆通过冬奥会筹办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冰雪运动升温,还改善了民生福祉,汇聚新兴产业创新要素,加快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罗瀛关注到,体育产业无论发展规模还是质量,距离成为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体制机制和政策上还存在问题。
她建议,一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政策、服务、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大力引导行业创新发展,例如积极培育体育保险产业,与国际接轨;对幼儿体育启蒙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和规范指导;制定完善健身从业人员的从业规范和培训认证体系。二要大力发展体育消费,促进体育多业融合发展,关注青少年、女性等特殊群体差异化需求,引导市场主体提供有效供给。三要大力支持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推进科技在智能场馆、智慧训练、观赛办赛中的应用,例如无人化场馆管理、虚拟现实训练、云赛事组织、沉浸式观赛等场景布局,在各地区智慧城市平台上,推动各类社会主体的场馆高效开放和共享,与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的科学衔接和支撑。四要加快修订《体育法》,增加促进体育产业规范发展、引导行业改革创新、弘扬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篇章条款,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