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9 > 聚焦 Spotlight

构建“科创+产业”生态系统

陶秋燕

时间:2020-09-18   来源:2020年09期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框架下,京津冀三地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关键,在城市群建设、交通、产业、人口、环境、生态等方面协调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应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开启深入融合、精准对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京津冀地区创新要素优势显著,创新资源丰富,具有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基础。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相比,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存在如下困境:

  创新能力整体不均衡。北京创新资源最为丰富,技术创新能力较高,吸引并培养了大量创新人才,是创新策源地;天津具有一定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通过科技创新,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完成企业转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出比较显著。与北京相比,天津创新环境欠佳,对高端人才和创新资金的吸引力相对较弱。河北地理位置具有发展潜力,在重工业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劳动力密集且土地资源可观。相对于京津创新主导的发展模式,河北仍是投资主导为主,创新资源供给不足,综合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从整体来看,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创新能力整体发展不均衡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创新资源交流共享尚有不足。在资源分配上,创新要素在北京集中,从而导致津冀地区在创新人才、高新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缺乏吸引力。尤其是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情况与北京、天津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京津冀缺少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和产业市场方面的互联互通。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缺乏有效互动。区域间竞争已步入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竞争时代。通过产业重构打造具有特色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区域产业链,已成为促进产业协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实质性推动力量。京津冀区域产业链在产业配套本地化、产业生态共生化方面相对滞后,对高端创新产业资源落地的吸引力不强。同时,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化,创新空间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支撑京津冀新动能、新产业聚集发展的成效有待提升。

  因此,为破解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困境,建立并完善科创+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更为紧密、和谐、可持续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一要优化“科创+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源,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要素的双重机制,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应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精尖经济结构和新兴产业聚集地,积极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活跃度,激励市场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紧密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同时,建立城市间创新资源、信息数据共建共享,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共商共建机制,以北京国际科创中心为创新策源地、以天津产业研发能力为创新动力源、以河北高科技产业集群为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区,形成创新资源优势互补、科技创新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要完善科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主体应加强交流互动,建成若干以产业创新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创新中心或创新联盟,将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技术扩散、技术研发、工艺流程等创新环节进行互动衔接,将产品研发、设计、检测、营销、物流等产业环节进行互动整合,形成多主体开放融合、优势互补的科创+产业创新生态。

  政府主体在改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应营造良好的区域制度环境和市场机制,关注协调创新资源,推动要素在区域内部合理流动,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互动,以基金、资金投入等方式,打造具有信誉的数字化的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在产业链之间、产业链内各环节间的传递共享。

  三要增强产业链韧性。京津冀区域在筛选确定重点发展的实体产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上,应以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集聚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构建具有核心能力的、丰富和完善的、具有韧性的产业链,以化解因国际分工不能协同而导致的断链风险,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作为产业链的主体,京津冀三地企业的科研基础、创新投入、创新能力有很大差异,尤其是河北地区企业更多是投资驱动而不是创新驱动。因此,河北省的企业应增强合作创新意识,通过已有资源和潜力,吸引京津研究成果在河北推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缩短区域内企业之间创新水平的差距;作为创新策源地,高校与科研机构一方面应加大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应以开放式、产学研合作的科研平台为依托,协同整合企业的创新目标,促进科技创新、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融合,增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互动融合。

  四要构筑产业核心能力。为实现创新驱动、体现赋能作用,京津冀区域创新共同体应着力构筑产业核心能力。产业龙头企业及科创企业应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努力掌握世界一流技术,勇于引领未来科技潮流,不断增强溢出带动效应。正如华为集团在构建半导体全产业创新链时所述:“我们要构筑产业的核心能力,要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根深才能叶茂,上面的生态要丰富和完善,让我们中国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上挣到更多钱,参与全球的竞争,我们华为希望提供的平台能够让大家不断地发展,不会受制于人。”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