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3 > 走笔 Essay

疫情报道 媒体的一场大考

张景华

时间:2020-03-24   来源:2020年03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一个中国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同呼吸,共命运”。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携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一个多月来,疫情防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报道也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这其中不乏成功的报道,但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面对疫情报道乱象,我们该思考什么?

  

  庚子鼠年春节,对全体中国人来说,终生难忘。新冠肺炎疫情自武汉始,随着春运大潮席卷全国。1月22日,党中央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全国支援湖北。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气。

  应对疫情,对国家来说,是一场大考;对媒体来说,也是一场大考。疫情前期,报道中的“高级黑”“低级红”接连不断,各种以假乱真的谣言层出不穷。任何与疫情有关的事件都上了热搜,诸如训诫风波、论文风波、发布会风波、双黄连风波、免职风波、红会风波等不一而足,引发全网关注。

  春节本是祥和、喜庆的,但病毒不讲“政治”来势汹涌。面对一无所知的病毒,政府不回应,媒体无报道。信息的不透明,疫情的不公开,致使传闻满天飞。不安、恐惧、焦灼、愤怒心理弥漫到全社会,个人无力应对排山倒海的疫情,急切需要寻找情绪的慰藉或发泄口。于是,一些以营销为目的的社交媒体或自媒体,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与操守,为追求所谓的“爆款”和点击量,任意捏造、闭门臆断,炮制煽情和悲情的内容,混淆视听,以真真假假的内容来消费苦难,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个别主流媒体也没闲着,不停地“刷”存在感,忙着犯错忙着道歉。有的报道移花接木,错把外地的雪景当作武汉雪景刊出;有的报道逻辑混乱,刚出生两个月的孩子就会喊妈妈;有的报道极其不严肃,不加核实就播出“院士被双规”的假新闻;有的报道太轻率,对科研成果听风是雨,闹出天大笑话;有的报道公然造假,栽赃党报,引发轩然大波,令无数网友吐槽。这些报道不仅严重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极大地干扰了举国上下共同抗“疫”的大局!

  真可谓是“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有些媒体为此还专门开辟了“辟谣台”,对疫情以来的各种假新闻进行辟谣,序号都排到了几百号。大家都知道,“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记者的职责就是报道事实、追求真相、发现真理。这些报道乱象暴露出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时舆情应对的短板,那就是舆论引导能力不足,缺乏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前瞻性、全局性和专业性。

  

  疫情发展至今,各方都在反思,各种复盘,都在质疑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是如何失掉疫情防治的第一个“窗口期”?“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拉响的警报为何没有得到呼应?

  在防疫前线,离病毒最近的除了医护人员,就是记者。他们的无畏无惧,赢得了国人的敬重。他们用手中的笔,手中的镜头,向全世界讲述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决胜之心,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愈挫愈勇的责任和担当。但也有人在问,在疫情前期,在8位医护人员被训诫的同时,媒体为什么选择缄默无语?

  面对传染性极强的新冠肺炎,媒体的“失语”与“缺位”,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遗憾、无奈的同时,不得不反思媒体舆情应对的理念!面对舆情,唯真求实,才是应对之策。以被动的“封、堵、防”,只能让舆论生态更糟糕。民众需要真相,媒体只有如实报道真相,才能安抚民众,才能平稳大众情绪,才能维护社会安定。这方面,媒体做得远远不够。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发布者,但很多人只是瞎子摸象,看到的听到的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容易以偏概全,不但引起公众的误解,还会引发社会分歧与矛盾。武汉封城初期,正是疫情暴发期。成千上万被感染的患者看不上病、住不上院,求医无门,心情忧愤。一些自媒体或社交媒体以“快”抢占先机,炮制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瞬间霸占“热搜”,制造恐慌。主流媒体呢,囿于严格的新闻纪律和报道流程,难以发挥权威渠道来源的优势,不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只能跟在自媒体后面,亦步亦趋地忙着“辟谣”,引发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强烈质疑,造成次生舆情危机的产生。媒体这种“失语”或缺位的局面,非常值得思考。在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能力方面,政府要补课,媒体更要补课。

  

  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及时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要求,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尽快分析当前舆情中的问题,及时回应舆论关切, 有效澄清事实、解疑释惑。

  疫情发生以来,各大媒体派出精兵强将,开足马力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全国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战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反过来讲,当前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有很大的空间,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那就是“让人讲真话,天塌不下来!”事实证明,只要信息公开及时透明,讲真话、听实情、办实事,疫情防控工作就能有效推进,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就能得到保障。

  社交网络上的不实传言满天飞,究其原因还是信息不透明、发布渠道不通畅造成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害死人,在新闻界也一样。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越是重压之下,越是形势严峻,越是时间紧迫,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谨慎细心,越要有责任担当,越要讲纪律讲政治,让民众有获得真相的渠道。对于疫情报道,有几点要注意,不轻信、要自信;勤质疑、不存疑;不瞎编、不瞎转;多提问、严把关。记者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情怀和理想,也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舆论工作是团结人民、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成风化人的工作。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作为媒体,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疫情时期,媒体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场,弘扬主旋律、正能量非常必要。

  一个健康的社会,要容得下不同的声音,更要容得下尖锐的批评。面对疫情,媒体要用好党的喉舌耳目功能,“及时、主动、准确”回应社会关切,不回避矛盾,发现问题,积极推动问题解决,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光明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