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1 > 聚焦 Spotlight

为绿色交通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张静竹

时间:2020-01-22   来源:2020年01期

  2019年5月28日,初夏时节,地铁13号线回龙观站到龙泽站沿线,一群人正在查看城市道路一侧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情况,并不时交谈。此时,距回龙观地区居民翘首企盼的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道试通车还有3天时间。而这群人正是北京市政协委员,他们正在调研视察自行车专用车道、停车设施建设、专用车道与地铁站接驳情况,并提前体验了在“自行车高速路”骑行的感受。

  北京北部的回龙观地区,占地30多平方公里,建筑面积85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超过40万,是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超大规模社区。每天约有1.16万人到上地软件园上班,两地间直线距离3.8公里,通勤距离约6公里,主要出行方式是地铁13号线,早晚高峰排队时间长,平均出行时间超过40分钟。这条自行车专用车道全长6.5公里,东起昌平区回龙观,西至海淀区上地中关村软件园,骑行全长只需26分钟,对于在回龙观居住的中关村软件园上班的白领而言,这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绿色通勤选择。

  “这条自行车道建设得真不错,在上面骑行安全又便捷,我要给这条路点个赞。”一位在路面骑行的行人对委员如是说。

  “以往,从回龙观到上地在高峰时段道路拥堵严重,居民出行主要靠地铁,但地铁又特别挤”,参与这次视察调研,同时也是回龙观居民的孙庆贺委员说,“自行车专用道的开通为周边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顺应了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

  绿色交通是破解 超大城市难题的必由之路

  交通治理是超大城市治理的难点之一,也是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民生关切点。2018年北京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3%。根据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本市中心城区出行比例要达到75%,2030年绿色出行比例将超过80%。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治理,把完善绿色出行体系作为重要议题提上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改善出行体验,在做强轨道交通网、做优地面公交网、做精慢行系统网、做密道路设施网、做实智慧交通网等“五张网”上下功夫,持续改善全市交通运行状况,营造良好出行环境。轨道交通方面,抓紧推进新线建设,提高既有线运能,发展市郊铁路;公交线网方面,制定全市公交干线网优化方案,发展定制公交,推进市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场站腾退和建设,实现公交、地铁二维码“一码通乘”;慢行系统方面,构建安全、连续、舒适的步行和自行车网络体系,逐步实现核心区主干道路慢行系统整治全覆盖,加强共享自行车治理,建成了首条自行车专用路等。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当前北京交通拥堵恶化趋势已得到遏制,局部交通拥堵有所缓解,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稳步提升,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与运行能力持续提高。但同时一些路段交通秩序较差、慢行环境体验不好、轨道交通较为拥挤等问题仍然突出,进一步完善本市绿色出行体系,是目前本市交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为此,陈吉宁市长在2019年初确定把完善绿色出行体系作为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共同举办的议政会重点协商议题,并亲自确定了“推进公交线网规划优化、加快慢行系统建设、加强非机动车管理,不断完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的题目。

  以问题为导向 确保知情明政不断线

  议政会作为政协协商与政党协商有效衔接的创新形式,是北京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共同举办的重要协商活动,每年举办两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要分别到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完善绿色交通出行体责人也在现场与参会人员互动交流。

  通报会的召开标志着前期调研工作正式启动,随后各民主党派成员将围绕议政会议题开展系列考察视察活动。但实际上,议政会准备工作早在通报会之前就悄然开始,大量的准备工作早已展开。为了让党派成员“议政议到点子上”,提前了解本市完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的基本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人资环建委提前收集汇总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政策规划和《2019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等学习资料,并系议政会议题确定后,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确定人口资源环境和建设委员会为牵头单位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人资环建委接到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主动联系各民主党派市委和无党派人士,深入沟通协商,制定完善工作方案。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一方面要建言资政,为政府决策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也要将政府的政策措施向群众进行宣传,答疑解惑,凝聚共识。

  为了做好前期调研工作,2019年6月28日,市政协与市委统战部召开了议政会情况通报会。会前,厚厚一本学习资料就摆放在了各位参会人员的桌上。市交通委副主任容军通报了北京绿色交通工作情况,逐一回答了参会人员的提问。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等部门负责人也在现场与参会人员互动交流。

  通报会的召开标志着前期调研工作正式启动,随后各民主党派成员将围绕议政会议题开展系列考察视察活动。但实际上,议政会准备工作早在通报会之前就悄然开始,大量的准备工作早已展开。为了让党派成员“议政议到点子上”,提前了解本市完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的基本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人资环建委提前收集汇总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政策规划和《2019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等学习资料,并印制成册,在通报会上发给大家。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预先征集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政协委员关注的七个方面问题,与相关单位提前沟通,请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地介绍情况,推动政协知情明政工作提质增效,这是这次议政会的一个创新。为了将协商议政准备工作做细、做实,人资环建委还将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北京市绿色出行的新举措、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做法等随时推送给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政协委员。

  搭建舞台 让党派“唱主角”“当主力”

  调研质量决定建言质量和协商成效。为了提高调研质量,市政协采取集中和分专题相结合的调研方式为各民主党派搭台,让各民主党派“唱主角”“当主力”。根据协商议题,组建“公交线网优化”“慢行系统建设”“非机动车管理”和“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四个调研小组,参与调研的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可根据调研内容和各自确定发言方向自行安排专题调研。

  公交线网优化问题是完善绿色出行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市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赴公交集团进行集中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根据北京市公交场站专项规划,市域内共规划公交场站840处,已落实规划的场站不到143处,实现率仅为17%。

  民革市委以此为切入点,围绕公交规划与公交用地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开发强度要与交通承载力相匹配,要补足公交用地欠账,预留交通发展未来所需土地,要增加自行车和行人步道的土地供应,确保交通枢纽的用地保障”的建议。

  8月14日上午,早高峰刚过的西二旗地铁站,人流依然不减,排队进站的队伍拐了几个圈,挤满了整个站台,下车的乘客根本看不清脚下的楼梯,只能跟着人流摸索着出站。这其中就有几位专门来这里调研P+R系统建设的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这次调研后,致公党市委深入对本市的P+R停车场进行摸查,分析了目前P+R停车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P+R停车场规划纳入控规体系、保持与轨道交通批复同步,建设立体式现代化停车位,建立多元化补贴、考核机制”的建议。

  集中和分专题相结合的调研方式,充分发挥了各民主党派在议政会前期调研中的主体作用,既为各民主党派了解情况创造了条件,也为党派成员发挥各自优势预留了充足的空间。在分组调研过程中,有的民主党派需要与相关委办局和单位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交流,需要更详细的情况和数据。人资环建委得知后,主动找相关委办局和单位沟通协调,搭建起各民主党派和政府部门的联系桥梁,为各民主党派开展调研创造条件、提供渠道。

  借脑增智 打造建言献策“智慧高地”

  完善绿色出行体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广泛了解情况,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更需要发挥好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作为公交都市理念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徐康明教授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快速公交、“公交都市”、公交优先发展和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工作,作为北京快速公交项目的总顾问,他全程参与了中国首条快速公交线路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组织工作,是国内多个城市BRT建设的总设计师,曾担任北京、天津、郑州等十几座城市的交通专家顾问。这次市政协特别邀请徐康明作为专家,参与议证会协商调研工作,并重点就公交线网如何优化作专题发言。

  此外,市政协还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3家院校,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2家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前期调研,提供专业意见。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向市政协提供了一系列本市交通发展数据和相关调研成果,丰富了议政会调研的内容,为调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助力。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的杨新苗教授提出了“城市风轮”概念,通过参与市政协议政会前期调研,他的“城市风轮”构想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指出了一个新方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他建议,利用10条穿过三环的河流(如小月河、坝河、亮马河、通惠河、凉水河等)和铁路的可用空间(京张高铁西直门—清河的地面段)等,完善步行道铺装,安装自行车和人行交通设施,打通关键节点,实现贯穿三条环路、连接二环与四环的12条城市绿色廊道,建成绿色出行的“城市风轮”。

  纪海英委员也积极呼吁构建“城市风轮”,她认为,“利用河道等既有路打造慢行体系是一条打破小汽车交通带来的交通新城墙、创新绿色交通城市建设模式的新路径”。9月4日,《北京晚报》用一个整版详细介绍了“城市风轮”的理念和设想,不仅引发了社会关注,而且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还就此作了重要批示,并在11月20日召开的北京市第五次政协工作会议上再次给予了充分肯定。

  亮点纷呈 为绿色交通发展唱响新声

  2019年11月8日,经过6个多月的精心准备,议政会在市政协主席会议室正式召开。市长陈吉宁带领着市交通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发展改革委等十几家相关政府部门和中心城六个区的区长参加会议,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齐静主持会议。

  会场内,党派成员、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协商气氛热烈。台盟市委朱峰建议“盘活中心城区滨水资源,打造通勤与休闲兼顾的自行车绿道网络”,九三学社市委黄伟建议“加快推进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工商联于化龙建议“推进全市建设B+R停车系统步伐”,无党派钟章队建议“要构建高质高效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重点发言结束后,场景切换到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此时正在日本东京出差的李赞东委员站在新宿高铁站的一个出入口,透过会议室屏幕,与议政会现场进行远程视频连线。李赞东委员透过镜头向会场即时展现了新宿站的运行场景,并建议借鉴东京等国外超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建设的理念、做法和技术,把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成一个不留历史遗憾的世纪工程。

  作为北京交通台著名主持人,李莉委员主持的“一路畅通”节目在北京可谓家喻户晓。刚做完早间直播节目的她与议政会现场进行连线。她结合主持交通台“治堵大家谈”栏目,建议开通绿色出行“接诉即办”渠道,栏目汇集的市民意见,交办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为百姓能够安全、舒适、高效的绿色出行提供一种新尝试。

  杨新苗教授此刻在通惠河CBD段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庆丰闸遗址旁,与议政会现场进行互动。他提出,率先在通惠河沿线贯通自行车和步行通道,建设自行车高速路,满足沿线巨大的绿色出行需求,有效替代沿线小汽车出行,缓解京通快速路等拥堵,成为“城市风轮”的首个示范。

  徐康明教授在上海的家中,通过网络与北京的议政会现场进行连线。

  他利用专业知识配合更直观的PPT,详细分析了目前北京城市公交线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采取组合式线路运营模式,搭建“轨道+公交干线+公交支撑线+公交接驳线”相互紧密整合的公共交通线网体系。

  这一刻,场内场外、市内市外、国内国外的委员和专家们,为了完善绿色出行体系的美好愿景,在同一时段发出声音,彰显政协汇聚力量,凝聚共识的优势,诠释了协商民主的魅力。不同场景的远程视频连线,创新了议政会的形式,增强政协的凝聚力,扩大了政协的影响力。

  陈吉宁市长在议政会现场认真聆听各方面意见建议,记录每一个重要发言内容,点赞盘活中心城区滨水资源打造绿色出行网络是一个“好主意”,并对现场发言一一进行回应。

  陈市长指出,这次议政会形式新颖,发言踊跃,前期进行了大量细致调研,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对政府今后工作很有启发。对于建设滨水自行车道的建议,他表示,要着力解决慢行系统设计不完善、连接不畅的问题,逐步打破部门条块分割,让公园绿地、河道等慢行系统路网融合起来;对于大家反映的骑行环境差的问题,他回应,要在治理交通秩序上下功夫,通过车位规划施划、电子收费、严格执法等措施,继续治理路边违章停车,要继续推进拆除栏杆工作,严禁增量,注重在拆除的同时完善标志标线,加强执法;按照“一点一策”要求,以学校、医院周边为重点,加强堵点治理,调节停车需求,提高就医与上学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对于优化公交线网的建议,他说,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扩大载客容量,延长运营时间,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信号灯管理,研究采用跨线调度、区域调度等调度模式,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高水平的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

  最后,他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北京交通工作,带头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共同推动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议政会后,《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千龙网等媒体进行了充分报道,盘活河道资源打造自行车绿道网络、建设安全便捷的“B+R”停车场等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市区相关部门会后与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完善绿色出行体系的具体措施。市水务局把梳理“城市风轮”河流项目的任务分解到各个湖河管理处,并就推进滨水自行车路建设多次召开座谈会;市交通委也根据建议召开会议落实“伴着河流骑回家”

  专题座谈会;市园林局就试点通惠河自行车路项目与有关专家进行研讨;市公安交管局也专门签署了支持滨水自行车路的文件,并就会上提出的“电动自行车分类管理的建议”进行深入研究。交通运输部相关部门从有关渠道了解了“城市风轮”建议后,认为可以把北京的“城市风轮”推向更多城市,丰富充实全国“绿色出行工程”。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干部

责任编辑任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