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9-04 > 提案 Proposal

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

张冬萍

时间:2019-04-12   来源:2019年04期

  当前,北京的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旧小区面临着适老性低、老年人出行活动困难等问题。如何在配套设施较少的老旧小区开展改造工作正逐渐引起社会关注。

  若要大规模对小区进行拆旧建新,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不现实的。唯一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对这些老旧社区的公共设施进行局部改造,以适应小区里大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目前,老旧小区室外环境在适老性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无障碍设计专用道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也是一个老龄化国家应该采取的措施之一。但有些社区为了方便出行,将平地改造成无障碍斜坡,这样一来地面增高,高个子邻居进出时只能低头弯腰,而且容易撞上横梁。一个人的需求和单元居民的方便产生了矛盾,造成邻里纠纷。又如小区设施在细节上考虑不周,可能会给老人出行带来麻烦。现在很多楼门外都安装了无障碍坡道,但有些却被坡道下乱停乱放的自行车挡了个严严实实。另外在加装无障碍设施时,因为施工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最后安装的实物也有瑕疵。再如有些步行道上面设计了很多花纹,出发点是为了美观,但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因为走路抬不动腿,很可能会被绊倒。

  适老改造要首先适用,才能确保老人出行无忧。具体到老旧小区中某一细节的设计和改造上,应该考虑得更加全面。注重安全、强调老年人归属感与参与感的适老设计原则,在任何小区的改造中都是应该遵循的。比如无障碍坡道的设计,就要从坡道的形式、坡度、材质、扶手配置、夜间照明、标识系统等多方面进行周全考虑。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难以实现真正的无障碍。

  另外,很多老年人行走不便,活动时需要利用座椅休息。建议多建一些公共座椅,配合老年人在小区里方便乘坐。过去我们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不足,导致居住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对老年人必需的项目没有硬性要求,忽视、拖延建设甚至漏建。老年人渴望外出交流,这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老年人上下楼梯不便,就需要在规划设计建设时,注意设置休息椅、台阶高度降低等较为人性化的设计。

  此外,安全性也是老年社区环境需要考虑的问题。公共设施应针对老年人生理退化导致的反应能力下降、动作不协调等特点进行改造。如老旧小区内来往的车辆比较多,容易对老年群体安全产生威胁,建议设计一些躲避来车的道路旁的等待区,以提高安全性。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 秦焕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