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9-03 > 聚焦 Spotlight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

时间:2019-03-22   来源:2019年03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市委书记蔡奇在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上明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优先位置,要像抓城市工作一样抓好“三农”工作,像抓城市背街小巷一样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像抓城市治理一样抓好乡村治理,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路子。

  美丽乡村建设对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有着重要意义,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党的十九大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和要求,认真谋划全市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向,并发布实施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在编制规划、整治环境、强化服务、优化治理、健全机制等方面打出“组合拳”,为北京建设美丽乡村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规划,2020年,北京将基本完成所有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的发展必然要有兴旺发达的产业作支撑,只有在乡村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大发展。在此过程中,民营经济的参与不可或缺。民营经济既是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生力军,也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要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民营经济是重要基石。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出席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倡议活动时指出,参与乡村振兴是民营企业加快自身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机遇,是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强调民营企业应在乡村振兴中唱好“主角”,要抓住乡村振兴新机遇,积极参与、有序参与、久久为功。

  虽然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和成就,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北京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特别是民营经济等社会资本的参与还远远不够,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配套政策不完善,社会资本撬动效果不明显。目前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措施还没有出台,顶层设计的细化方案需要尽快研究制定。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助投入,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较少,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引导、鼓励、示范作用还未充分体现,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缺口依然大。虽然近几年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已全面加大投入力度,但单靠政府财政补助投入毕竟十分有限,难以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需要。

  缺少产业支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农村要想“美”起来,必先农民“富”起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7230元,增速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406元,增速9%,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240元,增速8.7%,仅占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4%。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造血”功能,发展产业、发展经济是最有效、最彻底、最根本的方法。只有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人居环境、保障设施、基础设施才能长期可持续发挥作用。

  制约因素多,民营企业参与难度大。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面临许多要素保障上的“欠缺”:一些涉农民营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受原有厂址周边环境限制,用地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因为集体土地或企业流转的集体土地没有质押权,企业融资难度大;部分产业项目落地或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受乡村交通条件制约,不能及时转运机器设备和生产资料;企业人才稀缺,难以招到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等。

  建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性地将民营企业发展与促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引导各类民间资本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持久动力,努力实现双赢、共富。

  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加快制定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出台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措施,做好切合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设计,通过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参与渠道。统筹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库,梳理辖区内各乡镇美丽乡村建设中同类同质项目,整体进行项目打包,引入PPP、BOT等模式,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参与道路交通、污水处理、环境整治等公益基础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建立美丽乡村建设投融资平台和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现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的统筹使用。

  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政策、项目等引导美丽乡村产业进一步优化布局,做到突出特色、产业互补、可持续发展。加快传统农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电商交易平台向农村、农民延伸覆盖。大力推广“分时度假”等乡村旅游新模式,建立健全“共享农庄”标准体系,大力推动农村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

  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通过土地集约化利用、流转等方式,着力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土地问题。探索建立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服务涉农民营企业的专业贷款担保机构,同时用好用活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缓解涉农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搭建美丽乡村建设信息交流、资源对接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全面交流、宣传和展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将本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外推广,让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乡村发展的优势资源,主动到农村投资建设。

责任编辑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