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8-06 > 视点 Focus

“治乱”为先

张继晓

时间:2018-06-21   来源:2018年06期

  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的建设,今年1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2017-2020年)的实施意见》,将按三步走路径重点完成五方面任务。民盟北京市委同中共市委农工委开展“党盟合作”,陆续对13个区80多个村进行了走访、调研和设计实践。其中对门头沟区斋堂镇的马栏村展开了蹲点调研和设计实践。

  在调研和实践中发现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基础,但“厕所、污水、垃圾”三个“出口”目前存在明显短板。二是“美”中侧重村容村貌等外在建设,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就业支撑还缺少方法和手段。三是规划设计缺乏特色,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不足,传承保护和创新应用缺少资金。

  聚焦“厕所、污水、垃圾”

  北京是特大型城市,同时又是“大京郊”,市域91.5%是郊区,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对提升农民、游客及首都整体环境水平都十分重要。目前,乡村还有8.2%的农户还在使用普通旱厕。污水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率只有42.7%。乡村生活垃圾虽然初步形成了“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格局,但垃圾分类和回收再利用尚没有实现。以上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呈现出从地表转向地下的趋势。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要在“治乱”上下工夫。目前全市“厕所革命”已在全国前列,但“建成就锁门”的情况比较普遍,村里反映没有运营管护经费。因此,需要解决的不仅是建的问题,也有用的问题。解决厕所问题,一方面要尽快全面完成乡村旱厕的改造;另一方面是已建厕所要解决后续使用管理的人员和经费等的落实。要保证厕所建得好,用得上。污水处理是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呼声最高的问题,基础设施短板亟待补齐。乡村不同于城市,是小聚居、大分散。污水就地处理、循环利用是其治理的方向,这就需要学研产相互结合,引入科技新成果,建设以村为单元、多组团整合的乡村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体系。在推进乡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方面,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的经验,充分说明乡村实现垃圾分类是可行的,设计了“两桶两箱”垃圾分类方法,实现了“从垃圾遍地到垃圾不落地”的人居环境的改变。民盟市委提出的、并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的“垃圾分类与再生回收企业相衔接的提案”,在辛庄村也得到了实现。

  强化产业发展和就业支撑

  乡村是按一定生态环境圈形成的、有区域特征的乡村工作和生活圈。光靠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建设的美丽乡村,不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渠道,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也是以往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因此本轮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要“以村子为单元、以产业为导向”,将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两项工作纳入其中。一方面推动乡村发展产业,实现乡村产业从传统农业一业支撑,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型。围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民居建筑设计应遵守“外旧内新”的设计模式,而基础配套设施供水、厕所、停车、道路的设计要考虑“村民+游客”的总使用量,政府的资金配套应符合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要拓宽就业渠道,包括帮助外出就业、安排村内护林员、公厕保洁员、养老驿站服务员、社区公益服务等公共服务就业,让村民有比较充分的就业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农民的工资收入。其中,相应政策制定要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体作用,提升其内生动力。政府应完善制度,探索土地政策改革,支持构建“农民主体,土地流转,资产盘活,产业发展”的集体经济体系。

  弘扬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

  乡村是不同于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形式的生态圈。北京乡村有自己独特的自然风貌特色、建筑与环境特色、人文传统与民俗特色、农业传统与产业特色。乡村建设与发展要避免千村一面,应以“一村一设计”为规划设计原则,因村制宜。加强乡村特色文化内涵挖掘,讲好“田园故事”,要避免简单套用城市规划设计进行乡村规划设计。文化又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挖掘特色文化,既有利于发展旅游产业,又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如传统的建筑、红色的纪念地都会成为旅游的景点,而传统的手工艺品和食品可设计成为旅游商品。传统的非遗表演又可成为旅游娱乐节目。同时,文化的传承还有利于促进邻里和谐。政府各部门应加大统筹力度,使旅游、非遗保护、研发设计、乡村发展等方面的资金、政策、管理合力聚焦乡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应用。(作者系民盟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 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