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8-02 > 视点 Focus

城市管理是门学问

本刊报道组

时间:2018-03-05   来源:2018年02期

  从大路到支路背街,从批发市场到老旧小区,在过去的一年中,老百姓可以目测的北京城市管理范围已从“大动脉”深入到“毛细血管”。一套新的城市管理模式正在形成,首都的形象也在悄然华丽转身。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也指出,城市治理方式创新方面,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在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多位政协委员为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言献策,包括落实总体规划、优化营商环境、背街小巷整治、社区治理、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大气污染防治等建议,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提升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落实总规:让老城焕发活力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已经出炉,让北京的未来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如何落实总规也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副总经理吴宜夏委员说:“这些年我们对旧城保护不够,这些年发展过程中,因为没有注重对城市文脉的保护、空间系统的设计,导致我们的建设东一块西一块,在二环附近有些空间没有恢复那种古都完整性。”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文化标准研究中心主任闫贤良委员在这次市政协会上带来自己的提案建议,包括古建筑保护、文保单位腾退等:“总规批复里,旧城不能再拆,我们建议二环里颁布禁拆令,不仅文物不能拆,有历史痕迹的也不能拆了。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建议把被占据的文物保护单位腾退出来。”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北京要研究推进对老城整体保护实施方案,老城中的房屋腾退和征收政策落地,这将解决老城保护中的最大难题,市政协委员吴宜夏说:“如果说我们把体制机制问题的环节打通,我想可能会由内而外产生一种向外腾退的力量,然后再借助其他的一些辅助性力量,比如说导入更好的产业、资本,对这些建筑进行更好的规划设计,让充满活力的新型的业态,能够适应我们这座现代化城市新的功能。”

  转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随着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转型发展,尤其是2017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北京如何“瘦身健体”实现“减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7年9月,北京落实中央精神,发布《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从投资、贸易、生产经营、人才、法治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政策建议。但是在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政策方面,北京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市工商联副主席王志全委员说,北京的民营资本近年来增长乏力,意味着地区经济活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减弱,与深圳、杭州等民间投资活跃的城市形成反差。就我熟悉的领域而言,北京在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与建设中存在着政策短板,而这方面杭州就做得很好。北京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等更多领域,这样既可以保持相关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又可以松绑财政,建设更具科技创新力的北京。

  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必然选择。针对北京刚刚发布的十大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军委员认为:北京的科创中心怎么建,关键是具体举措落到实地。一方面意见对已经拥有自有用地的高精尖企业未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北京一些区域工业用地规划容积率相较深圳而言普遍较低,不符合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产能扩张需求。建议相关部门对已取得自有用地的高精尖企业也提供政策优惠以扶持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放开容积率限制,以缓解企业产能不足的困境。

  在疏解整治的过程中留住优质资源、促进优化提升,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腾时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商会副会长陈雪峰委员表示,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需要民营企业群体以更大的勇气、决心面对在京的生存发展,希望政府科学研究、稳妥推进疏解工作,为解决民营企业疏解和转型升级中出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公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白皮书》,给出全市各区疏解整治工作时间表,公开产业疏解的实施方案、主要承接方向等,从而强化疏解共识,降低企业疏解成本,防止优质资源被疏解,通过有效疏解切实促进提升。

  背街小巷整治:腾笼换鸟民生先行

  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疏解地的规划建设、腾退空间的再利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会上,多位委员就建议腾退空间再利用应注重保障民生,提高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新时代,首都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呈现出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的特点。相比较之下,我们的有效供给还有些跟不上。以西城区为例,目前区域内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生活性服务网点比例已提高到69%,但还存在缺口,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一老一小”问题,即幼儿园和养老设施紧缺,特别是在天桥、新街口等人口密集老旧平房区域,缺口更大。对此,西城区政协主席章冬梅委员建议,可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办园,利用腾退置换空间解决新建幼儿园的园址问题。

  社区商业服务是最基本的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她建议,要发挥国企优势,提升社区便民服务品质。随着一些无照、不规范的“七小”商业被疏解清理后,今后社区商业服务要引入“正规军”。政府通过行使立标、准入、监管职能,严防“七小”反弹。如广外街道,针对居民吃早点难的情况,利用腾退空间引进护国寺小吃店,既解决了居民吃早点的问题,也提高了食品安全质量,而且还扶持了老字号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有部分推进背街小巷整治的地区引进了一批新发地菜市场直营店等实体店铺,价格亲民、服务贴心,很受周边居民欢迎。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刘桓委员建议,考虑到年轻人和老年人不同的消费需求,在推进电商进社区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考虑设立更多实体菜店、便利店,因为部分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的熟练度并不高,而电商配送使用的电动三轮车在小区内乱窜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相较之下,菜店这类实体店铺品种丰富、新鲜,且货物基本在深夜由大货车配送,比较适合老年人消费。”

  社区治理:家门口的民生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在社区治理和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供需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如居家养老、幼儿托管、文体娱乐、保健医疗、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料、小学生放学后的看管等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居民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1月27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加强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联组讨论会上,14位政协委员先后发言,围绕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儿童之家建设等问题建言献策。

  “社区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为新时代社区治理体制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了遵循。”为此,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提出,要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的社会化,补齐社区治理在立法方面的短板,通过平台建设和数据协同运用,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推动社区治理人员的专业化、决策机制的科学化。

  “社区基层组织力量薄弱,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破解单靠社区自身力量管不好做不了的难题。”市政协委员、海淀区政协副主席胡淑彦建议,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积极推动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为支撑,不断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创新,形成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政府应根据居民需求,增加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社区也可结合志愿组织的特长,由社工组织联系社区志愿服务者,上门服务,解决部分个性化的需求。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冼海珍委员则将目光聚焦到社区文化建设上。她说,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不仅能够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同时形成各社区特有的风格,营造家园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她认为,社区文化不应局限于以群众文娱活动为特征的“小文化”,更应包括社区成员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审美观念以及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在内的“大文化”。社区文化建设也不要限于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而要加入社区自然环境的改善,社区传统人文环境的营造,社区文化遗存的展现、保护和利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吸引和调动社区各年龄段居民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常红岩委员最关注社区儿童之家的建设,她表示,政府有关部门、社区(村)应结合社区服务功能,要加大投入力度,发动社会力量多元建设儿童之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公益人士开办儿童之家或捐资助家。财政部门应为儿童之家的基本运行费用提供财政保证。积极鼓励社区(村)、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儿童之家的建设、服务与管理。

  老旧小区:改造一个到位一个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让百姓点赞的重大民生工程,引起委员们的热议。

  长期在通州基层工作的通州区总工会副主席徐淑兰委员发现老旧小区改造面临基础设施改造缺乏资金,物业服务质量不高,电梯、消防、绿化等服务设施匹配能力不足,小区智能化功能不丰富等问题。为此,她提出三条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老旧小区环境整治的力度。对于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包括加装电梯、增加消防设施、周边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美化等,政府应给予更多资金支持。二是改造过程中应尽可能增加公共服务设施,补足历史欠账。加大“智慧化”建设力度,引进智能化服务项目,方便居民生活。三是制定老旧小区环境整治与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例如,对物业的监管、物业费调整的程序、小区环境维护、居民对社区事务如何参与等,都要建立起规范、细致、操作性强的制度。

  北京市朝阳区政协主席陈涛委员建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要精准施策,在确定改造项目方面,聘请第三方机构对老旧小区进行科学评估,在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的基础上,采取一项一策的方式,精准确定改造项目,力争做到成熟一个改造一个,改造一个到位一个。

  “当务之急是解决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危房改造,建议研究制定地方法规,制定强制搬离安全隐患房屋的相关程序,以立法的方式确保消除生命安全隐患,对没有进一步改造价值的危房,需要拆旧建新的小区,建议在规划审批、新增建设指标上给予政策支持,确保危房改造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陈涛说。

  老楼加电梯,已在本市多个小区落地开花,目前已实施的项目基本采用独立承重的“外挂式”电梯。这种方式占地少,安装也省事儿,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电梯口放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也就是“半层楼”的位置,居民乘坐电梯后要进家门还得再爬半层。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对此表示:“这对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或乘坐轮椅者,就是难以克服的障碍,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通行。增设电梯近期已普遍开展,所以问题较紧迫,应认真对待,避免因无障碍解决不彻底,造成未来二次改造困难。”他建议,可选择一些小区进行试点,将增设电梯平层入户的无障碍做法,作为优先推荐的改造模式,向居民公示供选择。

  垃圾分类:精细管理促落实

  小垃圾,大民生。垃圾处理问题是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也联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东方美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丽双委员建议,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议完善制度设计,健全相关规范。借鉴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世界各国城市治理的先进经验,推进垃圾分类专门立法。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处罚机制。从“按人按月收费”向“按体积按分类程度收费”转移,加大乱扔垃圾的惩处力度,将已分类的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计入生活垃圾核定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治理。通过与社会资本深度合作,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垃圾分类应该从学生抓起,带动整个家庭逐步改变垃圾处置的方式。”北京建亚星际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岳鸿声委员认为,幼儿园、中小学校垃圾产生量大,但大多没有垃圾分类设施,或虚设分类设施没有执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理念却没落到实处,更没有转变为环保行动。

  他建议,尽早出台针对本市中小幼的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以制度来保障在校园中贯彻垃圾减量和分类。在厨余垃圾产生量大的学校,有条件的可安装厨余处理设备,在校园设置有害垃圾回收箱并保证回收体系畅通有效。同时,将垃圾减量与垃圾分类列入中小学课程,增加课时。

  “垃圾分类在北京试点推行了很多年,但效果还有待提高。”房山区科委主任褚潇炜委员对此支招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充分挖掘现有环卫中转站点、车辆通行便利和垃圾收运网络的资源,改造和提升原有的垃圾清运设施与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再生资源中转站点和分拣打包中心。鼓励并培育专业化的环卫运营企业和回收企业深入垃圾产生的源头从事分类回收工作。

  针对有害垃圾、特殊行业废弃物等,褚潇炜建议,建立强制分类回收目录及实施办法和垃圾强制分类基金,由政府主管部门、居民和社会组织等多方管理。坚持“谁生产谁回收”原则,凡纳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生产企业,若不能建立起自身产品的回收体系,都应该向基金缴纳委托处理费,以保证回收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大气治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无论是在小组会、“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改善首都生态环境”联组会,还是大会发言等会场上,大气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垃圾减量等事关污染防治问题都受到了委员们的热议。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潘度文建议,运用好法律武器,保卫首都的青山绿水和蓝天。虽然针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民事、行政和刑事制裁措施,但仅凭检察机关一家之力难以实现最好的治理效果。需要相关行政机关积极主动履职、依法行政。同时,她呼吁生活在我们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市民,将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单位视为共同的敌人,打一场保护环境的人民战争,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无处藏身。

  北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自实施“大气十条”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改善。民进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李昕委员表示,空气质量的根本改善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下一步应加强数据深度分析,精准防控污染。李昕建议,要建立污染源全面监测系统。积极探索利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手段对所有大、中、小污染源进行全覆盖监管。同时,加强数据深度分析,建立非法排放污染源识别定位技术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利用绿色基金等融资方式,探索污染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北京水资源短缺和地下水污染问题也受到委员关注。市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构造教研室主任颜丹平表示,多数情况下京津冀三地同处一个水循环系统,具有共同或者相似的流域体系。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京津冀地区各个水源地投入力度、保护标准、管理水平等也存在较大差异。颜丹平建议,三地要克服“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以整个流域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尽早协商研究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沿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许多京津冀河流发源于晋蒙辽,要注意污染物的源头控制,从源头消减污染物排放量,降低治污成本。”

  城市管理要当一门学问来研究

  在“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专题座谈会上,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吉宁边听边记,对委员发言积极回应,“大家从不同领域角度对城市管理提出建议,有些和我们想到一起,有些还需要深入研究,政府会认真研究和落实。”接着,他举实例、谈经验,从落实总规的体制机制建设、城市治理要“共治”、创新超大城市管理方法三点回应了委员关切。

  针对委员关于落实总规方面的建议,陈吉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为首都发展指明了方向。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北京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依据,北京要加快编制和完善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区详细规划,开展交通、物流、城市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

  座谈会上,不少委员提出,城市治理需要打通信息壁垒,以人民为本。就此,陈吉宁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要倾听百姓心声,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法治、精治、共治上下更大工夫。法治是前提,精治是手段,共治是基础。

  陈吉宁还表示,超大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发展问题,政府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倾听各方声音,集聚各方智慧。他指出,现在拿出的解决方案不能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深化认识,把问题想透,这样决策才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发挥各方面的专业力量,需要听见各领域的建议和声音,希望大家一起来思考,帮政府出主意提建议,一起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陈吉宁说。

  (执笔人:张涛 任万霞 徐飞 崔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