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协全会 > 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媒体关注

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推动演出市场“满血复活”……委员们支新招

时间:2023-01-19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委员声音

  关键词 演艺之都、大戏看北京

  冯远征委员:

  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推动演出市场“满血复活”

  擦亮“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品牌、推动演出市场“满血复活”,来自文化艺术界的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的两份提案,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品牌已经提出一年多的时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筹备,我觉得是时候进行更详细、更丰富的规划和设计。”冯远征说,既然叫作“大戏看北京”,首先要关注的就应该是剧目质量,“比如我们上演300台剧目,可以挑出来30台很棒的作品来作为品牌推广,让观众朋友可以欣赏到更优秀的艺术作品。我们在筹划过程中要考虑如何挑选精品、推广精品,不单靠数量取胜。”

  在他看来,“大戏看北京”还应该是一个国际性的品牌,未来应该多邀请具有高水准的外国剧目和艺术家来华,“为了让‘大戏看北京’的品牌越来越响亮,我建议可以设立一些奖项或荣誉,让每一位在北京登台的人有荣誉感,这对品牌的提升将很有帮助。”

  随着疫情防控的不断优化,演出市场的恢复也是文艺界热议的话题。冯远征在他的第二份提案中建议,希望相关部门帮助民营院团尽快回到演出市场。“我希望可以启用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如果能用一部分基金资助民营院团,比如提供项目启动资金或排练相关费用等,帮助他们快速回归市场。”冯远征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过去主要用于打造精品,如果能在现在市场回暖的关键时期,帮助民营演出团体,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温暖,这对演出市场的“满血复活”将起到重大作用。

  徐春妮委员:

  加强文化品牌线上开发和标杆效应

  “什么才能称为‘大戏’?我想,它应当有一个剧目的入围标准。”来自文艺界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市青联常委徐春妮说。据统计,从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底,北京市216家演出场馆举办共计2292台、22059场演出,观众人数达456.9万人次,票房收入6.67亿元。这既反映出“大戏看北京”取得的亮眼成绩,同时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徐春妮建议,为保证“大戏看北京”的品牌品质和展演质量,需要制定入围剧目标准,这一标准可以从票房、原创、口碑、创新等各个维度考量。“这个标准所起到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全国各地的剧院好戏会有一个‘参考’,达到这一标准就可以参与进来,吸引好作品来北京,进一步扩大‘大戏看北京’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这个标准会形成标杆效应,鼓励大家做好戏、出精品,一些小的演出团体在这一标杆的引领下,也能制作出‘大戏’。”

  线下看演出,观众领票进场观看,却对剧目缺乏了解,一些演出已经“上云”,但只将现场直播搬到“云上”……徐春妮表示,很多艺术需要引导,不论线下还是线上,演出的文化价值还有很大的延伸空间。要加大“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线上开发,用数赋智,丰富线上数字产品,在内容创造、生产、展览展示方式、传播渠道等多个方面提升创新空间。“线上演出前可以进行导赏,对剧目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拓宽演出的信息量,让观众在观演前对剧目有更深的了解,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线下,引导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丰富观众的观演体验。”

  潘若简委员:

  鼓励戏剧演出走进高校

  2022年11月,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启动,40部精品剧目演出200余场,深受观众欢迎。来自文艺界的市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潘若简从日常工作中观察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更多接触网络、电视、电影等“声光电”文化,欣赏优秀剧场艺术的机会较少,大学现有礼堂、剧场应用率不高。因此,她带来提案建议,鼓励文艺演出走进高校。

  “这是一个双向滋养的机制。”潘若简说,“从学生角度看,高水平的演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感受优秀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涵,理解艺术家精神的文化传承。从演出团体的角度看,一是能培养大量年轻的新观众,二是大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网络社交平台,是宣传这些文艺演出的无形力量。”

  她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在每年的优秀剧目中精选一批进入大学巡演,从政策上鼓励推进大学现有礼堂、剧场社会化开放。同时对演出单位与大学场馆给予适当经济扶持,用于剧场设施设备升级和学生票价优惠。演出团体还可和学校合作举办艺术讲座、学术论坛、主创见面会等配套活动,逐渐构建大学校园的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艺术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王剑男委员:

  多建小剧场,鼓励原创作品

  “舞台艺术是从聚集观众开始的,不应该是少数人在象牙塔里把玩的奢侈品,而是应该在更大的人群中普及推广。”市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王剑男认为,北京在打造“演艺之都”上有非常好的基础,大小剧场群的建设已成规模,人文环境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还有北京人艺这块“金字招牌”。“相信随着全市上下的投入和关注,我们会形成自己有规模、有档次、有传承、有特色的北京演艺市场。”

  对于着力打造“演艺之都”,王剑男建议,在硬件上要重点发展小剧场建设,“不求大,但求可让人踏进,千万别把门槛设高,对观众和创作者都是这样。”同时在政策考核上建立一定的扶持标准,减少经营方的成长压力。加强对青年演艺作品的扶持和孵化,并统一扶持标准。在软件上,他主张多引进经典作品,对于已经开放版权的剧目,可利用舞台演出实录等方式多进行公益性展播。

  “从内容产出上,一定要鼓励原创、鼓励作品多元化,避免雷同、不一定赶热潮、不蹭热度,尽量打磨出一批精巧的、可以留下来的剧目。”王剑男说,“对演出艺术来讲,持续、常演是最关键的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