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协全会 > 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媒体关注

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专题座谈会 布局“智能+”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时间:2022-01-08   来源:北京晚报

  1月7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把握发展大势,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与政协委员及部分港澳台侨工作顾问座谈。市政协党组书记魏小东主持。

  陈吉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努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李志起委员

  加快培养本土新消费品牌

  来自工商联界别的市政协委员,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建议从稳企业、稳消费、稳增长三方面下功夫力保新一年北京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企业要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组建跨部门企业帮扶协调机制,集成惠企政策,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稳消费要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上出新招,除重点打造几个千亿级规模的世界级商圈外,更要重视在扩内需、优供给上发力提效,应注重打造新消费品牌,以重点建设“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为抓手,以数字化“新内容、新场景、新体验”为切口,借助古都、文化中心和境内境外游客量大等优势,加快培养本土新消费品牌;稳增长要持续强化北京市高成长产业梯度培育,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在数字医疗、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等一些新兴领域精准施策。

  马一德委员

  布局“智能+”消费生态

  来自致公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马一德建议,超前布局“智能+”消费生态,推动首都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马一德说,打造“智能+”消费生态要提升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加速推进消费产品创新。5G+VR等新基建技术设施体系的建设可以为“智能+”消费生态提供共性技术支持,要加速文旅景区、消费街区的5G网络全覆盖,运用VR/AR等技术增强传统文化消费沉浸体验,打造一批智慧文旅产品和文教项目,为消费场景创新创造有效供给。

  王臻委员

  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

  来自科技界别的市政协委员王臻建议,要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王臻说,要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是北京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关键性平台,北京市应整合全市资源扶持交易所创新发展,推动公共服务数据和市属国企业务数据进场交易流通,积极引导互联网企业开展场内数据交易。

  王臻还建议,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国际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大数据交易新场景示范,围绕数据交易进一步开展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企业用电、房屋租赁、科研数据、航天遥感等领域的大数据交易示范,开展冬奥会专题数据交易,推进副中心城市级数据交易示范,通过新场景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数字交易要素市场服务支撑体系,推进数据交易产业生态和新兴企业的建设。

  权忠光委员

  健全法规护航“两区”建设

  来自经济界别的市政协常委、北京中企华资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权忠光说,北京的“两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稳定的符合北京自身特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保障。权忠光说,应充分利用媒体、政府网站开展宣传,使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更好地了解“两区”政策,理解政策内涵,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要抓住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的有利契机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做强做大。

  夏曙东委员

  产能布局打造“头雁”矩阵

  来自工商联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市工商联副主席夏曙东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本市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增长支柱,也是“十四五”时期做强“北京智造”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夏曙东建议,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建立区域智能网联企业发展联盟,统筹优化区域产能布局,打造“头雁”矩阵;瞄准智能网联汽车“卡脖子”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协作融合水平。同时,要精准扶持,优化全程支持的创新创业生态。

  刘宝平委员

  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农高区

  来自农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东昇农业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平表示,北京在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该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建议,要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刘宝平认为,在建设时可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题,以生物种业为主导产业;将通州区与平谷区相关科技创新和产业资源进行错位整合,以“一区两园”格局向国务院申请创建。未来,还要进一步理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研究建立系统、精准、科学的国家农高区创建及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特别是生物技术研发、大数据、成果转化等协同创新和共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