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活动 >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十届政协五年巡礼 > 委员风采

教缅怀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傅铁山主教

来源:

  

  隆重的告别仪式全部结束了,傅铁山主教静静地躺在八宝山的告别大厅中,六名卫士庄严肃穆地、轻轻地将他抬放在棺木中。一位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代主席,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安息主怀!  1979年,在祖国历经十年动乱后,时值国家拨乱反正、教会恢复重建的艰难时期,傅主教以博大的宗教情怀,以高瞻远瞩的睿智,思考着在社会主义祖国中如何办教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历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和全国政协常委的傅铁山主教,是在政协这个大家庭中,把北京天主教会与党和政府亲密相连,起到了沟通和桥梁的作用。通过政协组织,傅主教就中国天主教会的恢复、建设、发展,坦诚进言,积极献策,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傅铁山主教呕心沥血,勇敢地挑起重整教会的重担,首先扬起爱国爱教的大帆,乘风破浪,亲自领导天主教北京教区的神职和信徒,在“文革”后的一片废墟上起家立业,开创了宗教事业的若干个全国“第一”。

  1979年,傅铁山被祝圣为北京教区主教后,在全国第一个开放了宣武门天主教堂。1980年,第一个恢复开办北京教区修道院。1983年,第一个修建了骨灰堂,为亡灵找到安息之所。1985年,第一个开办业余教育——学外语的天主教相伯学校,辅导社会青年考大学。同年在北京教区率先办起慕道班,一年两期,每期三个半月;每期慕道者百人以上,多时二百余人;每一期傅主教都亲临开学典礼,并亲自为慕道者讲课。1986年,在全国第一个成立北京教区天爱合唱团,为了办好合唱团,主教鼓励并接纳教外有音乐素养的朋友们前来参加,促成天爱合唱团不仅能在社会上公演,他们的歌声还走出国门响遍世界。1986年12月,首批青年神父被祝圣了。1989年,傅主教又为天主教北京教区办了三件事:第一批七位初学修女发初愿;第二批六位神父被祝圣;第三件事,傅主教亲自主持门头沟山区后桑峪天主堂祝圣开堂大典——这座教堂是1939年被日军烧毁的,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才修缮竣工。  傅主教是天主特别拣选的,天主也赋予他做主教的特殊使命。他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坚定地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他所讲的“大福传”是发展了圣教会本土化神学的理论。他经常教导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十三亿人口的祖国中开展福传,必须结合国情民俗,要看到天主教传入中国的辛酸起伏史,扭转“洋教”给国人带来的哀殇,让老百姓能够接纳教会。因为天主赐予圣召是有“时空”内涵的,他召叫我们,是在中国,在北京,而不是在欧洲。

  傅铁山主教在培养接班人上,独具慧眼,高瞻远瞩。他倡导青年神职人员和修女要具备“五个素质”(即宗教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工作能力、身心健康),要求神父、修女、教徒不仅本身具备高素质,还要办好“五型(圣事型、道德型、文化型、服务型、民间外交型)、四化(净化、美化、善化、圣化)教会”。傅主教在全国率先把青年神父、修生、修女送到国外学习,他们大多已学成归来服务教会。他还送更多的青年神父、修女到首都各大学府学习。主教希望教会的接班人能融入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培育服务奉献的高尚品德。当傅主教离我们而去的消息传到在国外学习的神父、修女们之中时,他(她)们打来电话,痛哭流涕,并且急速启程回家奔丧,从飞机场径直奔向主教的灵堂,泪流不止,悲恸不已,久久地为主教守灵祈祷。

  敬爱的主教不愧为杰出的民间外交家,在外事工作中,我跟随主教20余年,深深感受着他超人的睿智和他人格的伟大。这与他刻苦学习、严格自律分不开。主教经常告诉我们,做外事工作不仅要有宗教素养、文化学识、政治素质,还要坚持关注每天的报纸和新闻,准确掌握国家的政策,对所接待人士要了解其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在每次接待前,主教都认真学习,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报纸上的每一句话,座谈中一字不差与来访者对答。去年圣诞节,他对前来敬贺的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领导说:“我今天讲‘和谐’是受作安局长的启发,过去我没有红头文件,报纸就是我的红头文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主教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记者问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请问中国天主教会的领袖是在梵蒂冈?还是在中南海?”傅主教巧妙地回答:“在天上”。这三个字震撼了当时的媒体。千禧年傅主教作为中国宗教代表团团长,参加世界宗教领袖千年和平大会。他庄严地登上联合国的讲台,呼吁各国宗教界高扬和平旗帜,维护宗教的纯洁性,提倡宗教宽容与和解,共创和睦相处的环境。他还特别提出“和合”的中国文化,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宗教概况,并告诉世界人民,遵宪守法、爱国爱教是宗教信徒的天职。

  尊敬的主教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做出了贡献。当奥运评估团团长维尔布鲁根先生考察北京时,主教抓住时机表达了天主教会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决心,使维尔布鲁根先生很受感动。弥撒后,维尔布鲁根先生向主教告别时深情地与主教拥抱,并且说:“主教,我能为您做点什么?”主教说:“希望2008年你再到这里来。”后来,维尔布鲁根先生在北京机场对刘淇同志说:“你们的工作做得很细致深入,竟连天主教的大主教都动员起来了。”今天傅主教离我们而去,离开的时间是当天的20点08分,这是多么巧合,也许是天主为了让主教的在天之灵得到宽慰和安息!是的,傅主教您可以放心了!您也请放心吧!2008年北京奥运会肯定是一次圆满成功的盛会,因为天上地下、五洲四海都有同一个梦想。

  天主赋予主教的特殊使命他已完成。就在傅主教离世前两个月,国家领导人接见五大宗教领袖时,傅主教倡导“五教同光,共致和谐”。他说:“著名天主教神学家孔汉思有句名言:‘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就没有世界的和平’,‘没有宗教间的对话,则没有宗教间的和平’。”这句话强调了宗教间和睦对于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宗教关系的和谐,包括各宗教内部的和谐、各宗教之间的和谐、宗教与社会的和谐。这些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宗教自古就有互相尊重、和谐共处、教以仕人、服务社会、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它既保证了宗教自身积极健康地发展,同时也促使宗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

  2007年是北京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届末之年,民族宗教界委员在傅主教倡导的“五教同光、共致和谐”的氛围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会遵照市政协副主席、尊敬的傅铁山主教的遗愿,为构建和谐的五大宗教、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国家、和谐的世界而努力奉献。

  (作者系北京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