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活动 > 热烈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 > 活动报道

人民政协为人民 不辱使命谱新篇

来源:北京日报

  六十载沧桑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60年来,北京市政协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为谱写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篇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政协委员”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终鞭策着一届届北京市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把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用真情和汗水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政协脉搏,与伟大首都一起跳动

  1949年8月9日至14日,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召开,来自25个界别的3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协议委员会,就是政协北京市委员会的前身。

  “会议召开第五天,毛泽东主席的到来使各界代表兴奋异常。”谈起那次历史性盛会,第五、七、八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当时28岁的孙孚凌记忆犹新:“毛主席讲,‘北京这个地方,是唱戏的地方,历史上清王朝、北洋政府、国民党都唱过,现在人民群众不愿听他们唱了,我们来唱。’”

  自此,政治协商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和首都北京紧密相连。1949年8月至1955年4月,四届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共举行了34次会议。审议的事项大到取缔投机倒把、严惩奸商囤积、关闭妓院、扫除“黄赌毒”,小到北京的路灯、冬天烧的蜂窝煤……委员们为建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78年,市政协收到这样一份提案答复:“古先南委员:您在政协北京市五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要求恢复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意见,经转市政法部,答复如下:您的意见很好,各级人民检察机关即将恢复,遵照中央的指示将于六月底展开工作。”不久,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重新开始运转,国家权力机关迅速恢复完备。

  同年,市政协五届六次常委会上还提出了一个产生广泛影响的建议:应充分肯定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行动完全是革命行动,对因此而受到迫害的同志要一律平反,恢复名誉。此举有力推动了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

  风雨兼程六十年。市政协在首都的土壤中深深植根,日益成为巩固安定和谐政治局面、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六十年如一日,市政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团结全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为国计民生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史上镌刻下坚实足迹。

  辉煌业绩,助推首都科学发展

  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始终是市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北京的每一步变迁和发展,无不饱含着广大市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汗水。

  1996年4月,一条消息让政协委员心急如焚:有单位竟然违规在元大都土城遗址修建了别墅。委员们先后四次到现场视察,与违法单位据理力争,为保护文物奔走呼吁。短短七天后,政协委员就协助政府部门责令拆除了违章建筑。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现代化和古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在轰鸣的推土机声中抢救无法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市政协文史委于2002年提出了《关于尽快通过和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紧急建议》,时任北京市长的刘淇接到建议后,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随后出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大量采用了委员们的建议。

  2008年,北京的奥运之年。十一届市政协把奥运风险防范评估列为届首之年的头等大事,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政府部门制定的风险防范预案进行了历时四个月的调研评估,分为交通安全、空气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供电安全、供水安全、火灾防范、医疗急救与传染病防控、旅游安全、地下管网安全、民族宗教等十个课题,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为“平安奥运”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对首都经济的不利影响,市政协开展“大兵团”作战,586人次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深入调研,形成了“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帮助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达标”、“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把握好经济适用住房特别是限价房和市场价商品房的供应比例”等167条意见建议。

  回望首都60年发展历程中的点点滴滴——1958年出台的城市规划方案压缩了中心城市的规模, 在扩大市域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卫星城市的数量;1992年3月15日各区县消协相继成立;1996年市政府正式启动首都信息化工作,成立首都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共识》得以签署,一个华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大区域经济构想浮出水面……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无不凝聚着市政协委员们的智慧和心血。60年间,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建议案130余件,为绘制首都各个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一代代政协委员将自己融汇到首都发展的伟业之中。

  民生情怀,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人民政协为人民。60年来,广大政协委员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己任,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

  1993年的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九三学社市委提出了《建立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及库区发展基金》的党派提案。实地考察之后,市政协委员与九三学社市委写出一份《密云水库库区人民生活艰苦 矛盾有一触即发之势》的信息报送市委、市政府,并通过全国政协送到了中央领导手中。中央领导同志随即亲赴库区了解情况,并召集北京市和密云县领导专题研究这一问题。很快,多方筹集的专款拨到了密云。仅用三年时间,库区的群众就分期分批迁移到了富裕的通县和顺义县,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1997年,周纳新、常显旭等委员提出加快实行个人住房担保抵押贷款以推进住房商品化进程的提案。为推动提案的落实,市政协于当年7月邀请有关承办单位的负责同志赴广州、珠海进行了调研。随后,市政府多次研究北京房改问题,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修订了《个人住房担保贷款办法》,正式开启了北京个人住房担保贷款工作。

  1998年2月28日,新闻媒体开始定期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北京市民拥有了对自己居住城市的“大气知情权”——这来自张庆威委员在市政协九届一次全会上的一件提案。随后的几年中,他的提案还先后让北京市民获得了“环境保护参与权”和“空气质量预知权”。

  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前夕,针对“收入分配”这一群众反映问题最集中的提案线索,左立臣、张东升委员专程到市民白文武家,与这位老工人促膝谈心,认真倾听他的呼声。几个月后,老工人的建议成为了市政协常委会重点调研课题和主席重点督办提案。市政协社法委联合市总工会、各民主党派市委组建专题调研组,对多家企业进行调研。2007年6月22日,《关于解决本市国有企业职工“两低一困”问题的建议案》在十届市政协第34次常委会上通过,市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建议案中提出的建议,制定了8项改进措施。2008年1月1日,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人均月增200元的标准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580元。

  “百姓事无小事”,这是历届委员们秉持的共同信仰。看似“鸡毛蒜皮”的民生问题经过政协委员的呼吁与建议,迅速通过畅通的渠道进入了政府部门的视线。从改造龙须沟到解决望京地区交通拥堵,从提高医保门诊报销起付线到建立0-18岁儿童医疗卫生保险基金,从落实农村和城市困难家庭及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到启动70亿住房维修基金的使用……60年来,市政协委员围绕民生问题积极参政议政,有力推动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政协委员情系民生的赤子之心,苍天可鉴!

  60年岁月如歌,60年风雨同舟,60年共铸辉煌。经过风雨的洗礼和岁月的磨砺,如今的北京市政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相信,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历史进程中,北京市政协必将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写下更为绚丽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