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提案建言 > 市政协委员

北京市政协委员李鸿泓:推进居家养老“互联网+”医疗

李鸿泓

时间:2022-07-22   来源:2022年07期

  面对本市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趋势,居家养老对医疗服务的预期不断提高。其中,上门医疗服务既是家庭老人的迫切需求所在,也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难点和痛点。“互联网+”医疗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抓手,可以避免老人往返医院的奔波,提升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获得感。

  当前在推进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居家老人选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意愿不强。在课题组调研的697个居家养老家庭中,已签约家庭医生的家庭仅有61.55%。在592个有慢性病或失能、半失能患者的家庭中,高达31.59%从未选择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二是上门医疗服务与预期有差距。调研显示,在居家养老家庭中,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人群占8.47%,此类人群为上门医疗服务的潜在服务对象,其对上门医疗服务的期待和基层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23.53%的家庭认为上门医疗服务的水平有限或存在医疗安全风险,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由于人员配置不足、医疗风险升高、上门服务收费低廉等原因,对上门医疗服务有顾忌。三是“互联网+”医疗推进较慢。老年人的生活、就医有其固有习惯,脱卡结算在家庭老人中知晓率、使用率较低,多数老人不了解医保电子凭证的使用。而且在现有的“互联网+”医保的服务中,仅有医事服务费可报销,参照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报销政策。在线开具药品、检验、检查,需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择到本次开展互联网复诊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缴费,选择送药上门服务的目前尚不能实现医保实时报销

  建议推进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建设。针对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统一医疗服务流程,制定居家养老评估、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标准。对上门医疗服务进行风险评估,明确服务规范,以保证上门医疗服务人员的执业安全和法律保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体现出与医疗机构内收费的差异化和医护人员的时间成本。

  推进“互联网+”医疗的规范化建设。通过整合社会各方以及卫生体系的各级资源,让居家养老家庭在社区即可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大幅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提升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推进数据的归集共享,逐步实现医保和医政等部门间的信息数据合作共享,进而加强医保数据、健康数据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探索多渠道的数据归集共享机制。推进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加大医保的智能检测与大数据监控分析基金收支等情形,为医保支付目录调整、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有效规范医保基金的使用。还要加快推进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专用窗口或专用结算自助设备,并通过广播、电视、微信、视频号、网站等各种媒体加强对社会的宣传引导。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石景山区中医医院院长

责任编辑 秦焕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