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提案建言 > 市政协委员

北京市政协委员贺灿飞:提升北京高端制造业

贺灿飞

时间:2021-05-20   来源:2021年05期

  为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央提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北京作为核心城市将决定京津冀城市群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角色。基于制造业建立多层次价值链体系,对提升城市竞争力至关重要。

  北京市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步入高质量增长阶段,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2020年达到83.8%,而制造业比重已经下降至11.7%,低于很多世界城市的制造业比重。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推进,制造业企业仍在持续向外迁出。制造业比重下降将对北京经济平稳运行、改善财政税收状况、保持城市竞争力及建立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

  北京市制造业比重下降与全国产业转型和世界大城市产业发展路径相符,是北京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必由之路。但需要警惕的是,北京市制造业呈现出比重下降“过早、过快”、制造业占比“过低”的现象。从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历程来看,美、日、德三国分别在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万、1.9万和2.0万美元时制造业比重才开始下降。美国自1953年制造业占比最高点到1980年完成工业化,年均制造业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北京自2005至2017年制造业占比年均下降达到0.83个百分点。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随着北京城市快速扩张,工业用地供给愈发紧张,低端制造业企业难以承担北京土地价格,主动转移到土地价格较低的地区;二是北京产业转型和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与首都功能不符的一部分一般制造业企业腾退出京。

  制造比重降低意味着城市进入了附加值较高的服务环节,这也伴随一系列问题。首先,城市实体经济弱,在面临经济危机时会受到巨大冲击,且难以短时间内恢复,城市经济缺乏韧性;其次,制造业是城市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制造业占比过低将会导致城市财政税收不稳定;第三,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缺乏制造业不仅会影响城市竞争力,其在国家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也将弱化。

  在新发展格局中,一方面北京是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更是国家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的链主,需要提供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北京需要努力提升高端制造业比重和水平以保证北京稳定经济、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参与国内国际分工高端环节。

  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业,信息基础设施是前提,建议政府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或与企业合作共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和5G基站等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扶植一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采用各种激励措施推动企业家和人才创造;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动性,开放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鼓励重大创新成果落地;引导支持少量具有高战略引领性、价值链控制力和治理权、能够发挥知识溢出作用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的创新产业发展;以高战略引领产业为核心,发展一批具有产业关联的高端产业集群,逐步推进高端制造业相关多样化发展,形成可溢出、可共享的产业生态环境;政策配套方面,降低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增值税率,予以绿色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发展产业研发事后资助等。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崔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