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提案建言 > 市政协委员

北京市政协委员杨伯钢:加强北京生态保护红线动态监管

杨伯钢

时间:2021-01-28   来源:2021年01期

  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把“美丽”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目标体系当中,并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想,把生态文明有机融入五个文明体系中。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清新的美丽中国,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景和迫切期待。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生态保护红线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一项长期的生态保护制度。划定红线是基础,严守红线是关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实现全天候、实时化、常态化生态监管。针对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违法违规人类活动现象,一定要精准施策。

  北京市委、市政府将划定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强化生态底线管理,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倒逼城市转型发展;设置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控制线,实施两线三区空间管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刚性约束。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以及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的要求,北京市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

  北京全市红线总面积约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26.1%,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山区,空间分布呈现为“两屏两带”。“两屏”指北部燕山生态屏障和西部太行山生态屏障;“两带”指永定河沿线生态防护带、潮白河——古运河沿线生态保护带。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在全市红线区域中,按照山(深山区、浅山区)、种植土地、林草覆盖、水域对红线进行分类统计:深山区红线面积约3245.8平方千米,浅山区红线面积约777.1平方千米;种植土地面积约311.8平方千米;林草覆盖面积约3670.5平方千米;水域面积约357.7平方千米。按照保护区、非保护区对红线进行分类统计:红线内保护区面积约1165.2平方千米,非保护区面积约3124.8平方千米。

  目前,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监测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对多源生态资源数据的整合和多部门联动管理的综合监管平台。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涉及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掌握的数据处于分布式的环境中,生态保护红线管理部门联动监管机制不成熟。

  二是监测手段单一,依赖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信息数据的成果所需预处理时间较长,获取的数据具有滞后性,不能较好地实现“早发现、早动手、早解决”的监测目标。确保红线划得实、守得住、可持续,“早发现”是基础,遥感影像监测成果数据虽然可以实现一月一成图的效果,相对其他监测手段存在时效性高的特点,但由于在获取遥感数据之后需对影像数据进行一系列预处理,造成了监测信息获取滞后,对于一些违法人类活动不能及时监控处理。

  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对本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动态监管。一是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综合管理体系,建立科研为先导、政府为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监测预警机制。生态保护红线涉及生态环境、规划、自然资源、园林绿化、水务、农业农村等各个部门,建立直观、准确、集成专题业务数据的生态红线管理系统是红线监管的基础需求,各职能部门需要联动配合,整合多元化数据,以实现红线的综合管控及动态监测,以此降低各部门工作成本、减少部门之间工作重复,实现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以及生态红线管理数据的可视化和交互操作功能。

  二是搭建生态保护红线天地一体化监管平台,全面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网络。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时空一体化的生态保护红线监测和评估技术体系,做到时间上可追溯、空间上可定位、视觉上可视化、结果上可量化,搭建生态保护红线的动态化、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和管理技术体系,增加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实现利用实时成果数据,监测红线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以及实时的人类活动信息,动态反映本市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状况,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违法行为。

  三是综合运用5G、增强现实技术(AR)、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生态保护红线智能感知和智慧监测系统”,注重前端感知和数据中心的继承和构建。将各类基础、历史、专题、实时动态等生态环境信息纳入大数据云中心,利用高速度、低延时、大容量的5G通信技术,虚实结合、实时交互的AR技术,感知物体、信息传输的物联网技术,海量、高速的大数据技术,拥有深度学习、人脸识别和智能预测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生态保护红线虚拟物体和实际生态环境的全面感知、动态监控、协同监管,提高分析决策的科学性,更加及时有效地制止破坏生态的人类活动,真正实现“早发现、早动手、早解决”的监测目标。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党委委员

责任编辑 崔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