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提案建言 > 人民团体、市政协专委会

共青团北京市委:培育“新农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时间:2023-02-24   来源: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

  问题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数以百万计的“新农人”进村入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新农人给乡村带来了新思维、新观念、新办法,让“希望的田野”未来可期。2012年至2021年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69%达到75%,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从4万余人达到6万余人。但与农村发展需要相比,“新农人”数量依然存在巨大缺口;在具体生产经营实践中,“新农人”也存在经验不足、风险承受力有限等短板;另外,由于返乡入乡创业等政策保障不实际也导致新农人“返城”现象时有发生。

  分析

  一是相比于优渥的城市环境,农村生活条件、发展前景等对人才不具备吸引力,“新农人”投身于乡村建设更多的是情怀而非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和个人发展,这就要求加大对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宣传和号召,增强对乡村振兴的建设热情。

  二是乡村振兴有旅游、生态、工业、农业等多种发展模式和路径,由此乡村建设也需要更加多元的现代化“新农人”。另外“新农人”多是自发、无组织的现象,在其融入乡村、参与建设中也需要指导建议等。

  三是乡村建设不能一味的依赖“情怀”和“价值输送”,也要讲经济、讲生活、讲发展,农村发展与新农人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道,相关政策保障力度亟需加强。

  建议

  一是“引人”——要加大宣传力度,壮大新农人队伍。加强引导宣传,利用抖音、微博等新媒体新渠道方式宣传具有正能量的新农人,让更多行业精英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实施选培计划,以“新时代乡村好青年”为主题选树培养乡村振兴青年骨干力量;畅通招聘渠道,与智联、BOSS直聘、猎聘等招聘软件合作,搭建人才招引平台,畅通人才交流渠道,促进人才供给与乡村产业需求精准匹配、有效衔接。

  二是“育人”——提供服务、技能、管理等教育培训。与高校、职院、企事业单位、研究所、实验室等定向合作,推动“技术下乡、知识下乡”,打造新农人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培训基地等;聘请涉农领域专家前来授课,提升培训质量,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队伍,助推乡村振兴;发挥“新时代乡贤”的价值,以“传帮带”的形式手把手带动和培养一批了解本地乡情的新农人。

  三是“留人”——完善扶持政策创造良好创业环境。以乡村振兴局为牵头单位,联合工商、交通、城规、财政等部门,在管理方面,工商部门应加快行政审批、缩减审批流程;在用地方面,自规局应对紧缺性、重点性新农人创业项目优先土地供给;在金融方面,财政局和银行等可通过创业基金、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为新农人提供创业融资;交通局、城规局等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地区网络通信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搭建新农人创业互助平台,提供创业咨询、专家指导、信息交流等服务,同时鼓励其与其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为新农人创业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