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提案建言 > 人民团体、市政协专委会

“食育”应从娃娃抓起

时间:2016-12-15   来源:

  提出团体:人民团体、市政协专委会
  案由:“食育”应从娃娃抓起
  “近代,人们把教育的内容大体归纳为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可是当前面对青少年成长,乃至全体人类的健康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那就是‘食育’。”
  “食育,简单地说,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指目前流行的养生讲座之类,而是让国民从小接受健康饮食习惯的正规教育。”
  近日,在一次关于食品安全的座谈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李里特又一次提到了应该在中小学开展“食育”的建议。作为在国内提出“食育”观点的第一人,几年来,李里特在不同的场合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食育实施方案”,在中小学开展健康饮食教育。
  “食育”迫在眉睫
  李里特最早关注“食育”是在2002年。当时,他通过在国外考查及查阅一些国外的文献,了解到,国外一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已开始意识到健康饮食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学校教育中开展“食育”这一概念。
  联想到我国近年来因为吃饭不良习惯引起的生活方式疾病问题、饮食安全问题、食品传统与文化的继承问题、文化冲突引起的农业贸易摩擦问题等等,李里特开始对食育的必要性进行关注。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李里特对“食育”进行系统研究,并通过撰写学术文章、讲座、论坛等各种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在2006年和2010年的北京市政协全会上,李里特还递交提案和大会发言,建议对青少年除了要进行德、智、体的教育外,还应在其成长阶段注重“食育”即“饮食行为教育”。
  为何“食育”?李里特指出:首先,由于现代科技和农业的划时代进步,人类的饮食状况和结构,由饥饿时代跨入饱食时代。人类在饥饿条件下形成的摄食经验,继续在饱食时代实践,必然造成了今天的生活方式疾病迅速蔓延,糖尿病、肥胖症、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过敏体质、癌等,越来越多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其次,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营销大战、广告泛滥、现代化技术、感官设计,使得食品形色味的诱惑越来越多。许多儿童、青少年往往成为厂家营销战争的俘虏。甚至一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新型食品,影响了许多孩子的饮食习惯,从小就开始摧残他们年轻的生命。
  再者,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加剧了食品文化之间的冲突,每个国家都必须正视自己国民的饮食消费动向。保持传统饮食文化,有利于本国农产品占领市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韩国因此也提出了“身土不二”的口号。例如,日本从年幼时就培养国民喜欢吃日本品种大米、日本“和牛”肉的习惯。消费市场倾向关系到国家命脉——农业的发展。“食品安全的问题目前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的教育,不再是专业人士独有的课程,它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存和提高生命质量所必须接受的教育。”李里特说,从某种意义讲,食育的意义已经不亚于智育、体育,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关系到本国农业的出路。
  食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有文化传承
  李里特经过研究和思考,提出:食育的实施不仅有营养食品科学知识的普及,还包括食文化的传承,主要应当包括以下4方面的内容。
  ——生命与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处在饥饿时代的人们,“吃饱、吃好”是本能的需求,但是一旦可以饱食终日,美味易得,仅靠感觉往往会“为嘴伤身”。通过食育就是让人们在无数的选择和诱惑面前,科学合理地选择自己的生命基础——日常膳食。由于食育是全民的教育,深入研究的同时,更要注意有效的普及营养知识的方法。我国由于营养师制度的滞后和教育体系的缺失,更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建立营养知识传播普及的有效渠道,遏制恶意、不实食品广告的危害。
  ——良好饮食习惯的灌输培养。通过各种教育途径,使全体国民养成优良的饮食习惯是食育的基本内容,而最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幼儿的习惯养成。这些习惯包括有利于全面平衡营养摄取的食谱记忆。最主要的是让儿童把对味觉的美好记忆与科学合理的食谱统一起来,把愉快的体味经验和健康的食品融为一体。
  ——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的教育。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类在短短半个多世纪,史无前例地实现了食物的极大丰富,然而,人类味觉的进化显然没有同步跟进得那么快。以至于旧的习惯、固有的癖好、心理和生理的惯性,使得许多人对饮食消费纵欲失控,引起了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肥胖、心血管病、过敏体质、肿瘤、糖尿病等等)除了威胁人类健康外,也危害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对食品过于精细、奢侈、豪华的追求,在经济上也许不成问题,然而毕竟大大增加了自然环境的负担。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利润,迎合和引导更多、更奢侈的食物消费。为此,必然要加速扩大食物生产,于是化肥、农药、灌溉、机械动力消耗等对自然的破坏和负担日益严重,这些不仅对人类的食物安全带来危机,甚至危及人类的可持续生存。
  应当指出的是,这种穷奢极欲、饕餮暴食的饮食习惯在我国更值得警惕。凡有国外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发现,中国的宴会排场、餐桌浪费远远大于许多发达国家。可是,我们的人口数量、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远非用之不尽,甚至已显露枯竭。因此,古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食育名言,更需要今人的深思和坚持。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方式,避免奢侈浪费,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传统食文化的弘扬。无论古今,各国家、各民族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或本民族的凝聚力,都十分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尤其是食文化。
  当贸易全球化对各国农业和食物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时,食文化成为保护本国食物生产和安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消费者由于近代技术落后的影响,对中华文化产生自卑,对中华传统食品的自信似乎动摇,不仅影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食文化的弘扬,更影响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甚至扭曲了原本健康的东方饮食习惯。
  食育的重点之一就是食文化的教育。为此,首先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中华食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内涵,系统调查、抢救、分析和开发我国各地传统食品。弘扬传统绝不是保守旧有的东西,弘扬意味着研究、发掘、保护传统中优秀的、合理的内容,淘汰和纠正不合理的部分,积极吸收、融合外来先进的、科学的东西,创造有利于本国、本民族发展的文化,当然也意味着对人类的文化进步有更大贡献。
  “食育”已开始在一些地方实践
  令李里特欣慰的是,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已开始尝试推广“食育”。
  还是在2007年10月的一天,李里特接到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电话,邀请他赴绍兴参加绍兴市中小学饮食教育启动仪式。
  原来,从2005年起,绍兴市在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发现,学校食品安全问题较多,在一次对学校周边及校内食品店抽检中,食品合格率仅仅38%。但是,虽然学校食品问题如此之多,学校食品仍然深受学生喜爱,这可能与学生食品知识缺乏、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这个情况引起了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认为十分有必要在学生中开展饮食习惯教育。深受李里特教授提出的“食育当和德智体育一样受到关注”观点启发,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随后动手编写读本。读本包括吃的历史、吃出来的生命、吃的快乐、吃准方向、吃出你的健康来等11章节,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并配有授课光盘,寓教于乐地讲述合理饮食和科学营养知识。同时,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和教育部门联系,宣传食育的重要性,最终和教育部门达成一致意见。
  2007年10月11日,绍兴正式启动学校饮食教育,“食育”和德智体教育一起,成为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此举开了全国“食育”的先河。
  李里特应邀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之后,他还为绍兴800多名中小学生作了一堂“健康饮食与食育”讲座,教孩子们怎么吃,如何从小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取得很好效果。
  “尽管一些地方开始进行‘食育’的尝试,但从国家层面来讲,还没有任何动静。”李里特告诉记者,北京市在给他的提案答复中,也只是讲了已在中小学校推广营养配餐等,并没有正面回应他关于“饮食教育进课堂”的建议。
  李里特说,民以食为天,日本早在2005年就开始实施食育基本法。在我国,近年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的话题,但也出现了像张悟本那样一些不专业的所谓“专家”在误导公众,再加上背后的一些利益,很容易在民众中造成一定的信息混乱。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尽早对“食育”进行关注,让“食育”走进课堂,让国民从小就受到健康饮食的正规教育。“这将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大事。不应被忽视。”
  李里特教授在做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