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提案建言 > 民主党派、市工商联

北京市工商联:稳步推进北京率先实现碳中和

时间:2024-02-28   来源:北京市政协微信公众号

  问题及分析

  根据我国的发展战略,将在2050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其中实现碳中和是不可或缺的标志之一。虽然北京经济社会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但是能源供给对外依存度高、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惯性,阻碍了北京零碳能源的转型进程。通过调研了解到,北京要率先实现碳中和,目前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北京零碳能源生产潜力不足,外源能源协调成本较高。2021年,北京能源消费总量超过7000万吨,其中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为12.0%左右。而北京实现碳中和要求化石能源占比降至8%以内。此外,在2017年成功退煤后,北京能源供给基本上为外源,能源协调成本高,缺乏完善的源网荷储匹配。

  二是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惯性强,高碳资产锁定程度高。北京的城市供热管网,依赖市域周边燃煤的热电联供、域内天然气直燃供热等,这些基于化石能源、高资本投入、长生命周期的基础设施形成了能源高碳锁定的现状,零碳能源转型难度大。此外,虽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燃油车由于基数较大,占比仍居高不下,高碳资产难转型且存在路径依赖。

  三是布局零碳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的力度不足。《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与国家同步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但缺乏具体碳中和时间规划,零碳能源的内源开发、外源谋划,源网荷储和终端消费体系建设等力度不够,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相比较为滞后。

  建议

  1.加快可再生资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一是注重内部可再生能源的潜力挖掘,充分利用北京全国太阳能二类资源区的优势,以及延庆等区的风力水力资源,大力发展北京地区可再生资源。二是与周边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的城市资源对接,形成结对帮扶联动发展的格局。推动更多蒙西陆上风光电、渤海风电作为北京零碳能源生产或保供基地,确保北京充裕稳定电源。例如乌兰察布距北京300公里,市域面积2%左右空间的风光电储即有可能保供北京外源电力。三是抓住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等机遇,建立零碳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例如终端消费的交通部门,按照燃油车平均使用寿命15年计算,以2050年为碳中和目标就要求在2035新车市场上禁止燃油车上市。

  2.推动高碳资产近期提质增效、中期应急备用、长期有序转退。一是对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化石能源使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等进行摸排,制定高碳资产转型或退出的路径和方案,有序推动既有高碳资产低碳化改造、退出,部分转为应急备用并通过技术改造减少碳排放。二是提高新增化石能源投资的准入门槛,对新增化石能源投资从金融债务和市场风险等方面进行再评估,防范高碳能源领域投资风险。三是推动零碳电源源网荷储一体化,启动北京域外规模化零碳电源和大型储能一体化保供体系建设。加快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协同,搭建完善市域内外已具有经济性的铅炭、钠、锂电池规模化储能和调节系统,与光伏风电互为补充。

  3.全市一盘棋,稳步推动碳中和先行示范。一是加快推进《北京市碳中和行动纲要》配套细则的制订和实施,明确碳中和时间、路线,协同全市降碳、减污、扩绿和增长。二是发挥“试点”作用,启动新型零碳微单元能源综合示范工程。根据不同资源禀赋,推动部分区域、行业、项目率先试点风、光、水、电、生物质能等零碳能源的综合解决方案,建立试点项目清单,以点带面分批次推动全市碳中和。三是从弱激励、弱约束过渡到强激励、强约束。建立双碳信息统计与披露制度,提升碳排放统计与实测能力,将碳排放强度下降、碳交易履约、近零碳试点建设等纳入各区生态文明考核。推广分布式能源开发和应用考核指标,促进光伏应用设备应装尽装,加速推进能源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