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提案建言 > 民主党派、市工商联

民盟北京市委员会: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动“五育”融合发展

时间:2024-02-20   来源:北京市政协微信公众号

  问题及分析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民生大事。如何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命题。

  教育是民盟的重要主界别,也是重点建言领域。我们认为,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满足市民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普遍期待,更加需要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培养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民盟市委2023年开展专题调研发现: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举国关注,堪称全国风向标。目前,我市部分中学尚未完全摒弃传统应试教育思路,教育功利化倾向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仍然势在必行。

  建议

  一、确立“五育”融合发展育人理念的主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建议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知,以中共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更好发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基础保障作用。

  建议积极推广部分中小学的生动创新实践,运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切实转变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唯学科”“唯分数”传统应试育人观念。巩固拓展“双减”成效,广泛深入推动“五育”融合发展理念入脑入耳、深入人心,积极营造良好教育评价生态。

  二、构建科学管用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坚持首善标准,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在基础教育领域率先实现重要突破。

  实现育人、评价、选才三者相统一,唯有从“指挥棒”抓起,切实改变基于学科成绩的传统考评模式,才能有效遏制“内卷”现象,促进广大学子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应遵循儿童青少年成长规律,采取立德树人、导向正确、内涵丰富、激发创造、形式多元的方式因材施教,在全社会形成培育创新型创造型人才的鲜明导向。发挥首都人才优势,适度借鉴国际经验,研究确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辩论式教学,强化逻辑素养、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育。

  积极推动课程开发、教与学方式变革、教学内容创新,特别要尽快突破学业之外测评工具研发,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鼓励多元化发展。积极借鉴部分发达城市改革经验,不仅将学业成绩、全过程评价、核心素养、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要素纳入综合评价体系,而且直接作为人才培养和选拔标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三、落实促进“五育”融合发展的条件保障

  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形成改革任务清单和路线图。同步加强深化学校与教师评价改革的顶层设计、顶层推动,强化组织保障。

  积极推动高考中考命题全面走向灵活性、实践性、创新性。针对高考中考的学科考试真题实施最严格的封存保密制度,最大化压缩教师押题、学生刷题的生存空间,确保素质教育践行者从新型人才培养选拔制度中受益。

  积极鼓励推进面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生研究。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鼓励学校与社会深度合作,加强校内校外资源统筹,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加强数智赋能,用好用足教育数字化平台,加快开发并推动优质资源普惠共享。持续加强集团化办学,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差距,发挥三级教育督导作用,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