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提案建言 > 民主党派、市工商联

民盟北京市委员会:修复古城河湖水系,弘扬中轴水韵文化

民盟北京市委员会

时间:2023-02-02   来源: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

  问题及分析

  北京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脊梁,从元代至今延续750余年,绵延7.8公里,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轴线不仅拥有天坛、故宫、大运河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拥有丰富的历史河湖水系及水利设施,滋养温润了京华大地;天人合一的盛水景观曾经穿越元、明、清三个朝代,见证了东方古都水利文脉工程的辉煌成就。然而,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北京原本独有的水脉风光未能持续保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推动历史水系恢复与滨水空间建设,结合《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民盟北京市委就北京中轴线地区及老城水系保护、修复、利用方面开展专题调研,旨在推动中轴线申遗工作,修复古城河湖水系,弘扬中轴水韵文化。

  民盟北京市委经过调研发现,北京中轴线地区及老城河湖水系整体保护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支撑《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水系建设目标的专项规划,重要水系节点不够突出,正阳桥近期恢复难度大,万宁桥受机动车荷载压力重,大通桥博物馆设立尚待研究;二是重要河流有待修复,前三门护城河修复可行性研究滞后,前门三里河历史文化内涵发掘不够,玉河中下游恢复规划尚待出台;三是什刹海周边部分街区人口多、房屋旧、设施差,部分文物腾退迟缓且活化利用不足。

  建议

  一、深化认知,站位为本

  按照我市“新总规”“核心区控规”相关要求,老城应形成“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河湖水系格局。修复古城河湖水系,弘扬中轴水韵文化,再现轴景相融、人水共生的盛景,既是首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需要,也是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的需要。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以全球视野、首善标准,将北京中轴线河湖水系修复保护利用摆到全市工作的重要层面。

  二、规划先行,修复为要

  建议积极推动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立的河湖水系格局建设目标,结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相关安排,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相关目标任务,加快制定《首都功能核心区河湖水系修复保护利用规划》,在河湖流通、中水利用、海绵护坡、活水供排、水质提升、资金保障、时序目标等方面作出科学安排。

  在修复中轴线河湖水系方面,一要摸清底数、做好普查,建立健全史料档案;二要明确责任主体,落实保障条件,统筹提升历史河湖水系保护、利用、管理水平;三要启动一批水体综合整治、水岸景观提升、水岸文化塑造等重点项目,对中轴线申遗工作提供更加有效支撑。

  三、因地制宜,梯次推进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策略:一要突出“点”,加强天桥考古遗址展示,推动正阳桥恢复可行性研究,开展万宁桥“减负”工程;二要疏通“线”,启动前三门护城河正阳门段修复试点,编制玉河中下游修复规划,探索恢复龙须沟的可行性等;三要提升“面”,推进什刹海环湖整治、文物腾退、生态提升,修复中轴线景山至钟鼓楼段老城历史景观带,将什刹海打造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更新示范区。

  四、以人为本,以水润城

  河湖水系是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应更好体现出人民性。建议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河湖水系治理新路径,建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水文遗产资源共建共治共享长效机制;要将水系恢复、生态修复、景观营造与市民生活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