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涌现出一位见义勇为的‘北京榜样’,他是一名快递小哥,勇救落水儿童后默默离开。作为社区主任,我认为应当以宣传这一事迹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我们社区的工作质量。”
“我在这住了几十年,见义勇为是好事,但不能不顾自身安全!做事要对家人负责。我一直跟孩子说,在外面遇到事,可千万别瞎逞能、瞎掺和!”
“我既是教师也是母亲,每次教孩子要善良勇敢时,也担心他们因帮助他人而受委屈。可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别多管闲事’,当自己的亲人遇险时,还能指望谁伸出援手?”
……
这番热烈的讨论发生在通州区沐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居民多功能议事厅。11月21日,市政协机关年轻干部围绕“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营造社区向上向善好风气”议题召开模拟协商会。市政协副主席崔述强、秘书长韩昱出席并讲话。

创新形式:协商在一线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任昱坤、刘倩君、蔺惠娟、乔畅、刘孝孝、王哲、崔盼盼、李倩、刘珂等9名机关年轻干部分别模拟市、区政协委员,社区主任,快递小哥,社区居民,小学教师等角色,以“京华议事厅”的形式召开模拟协商座谈会,聚焦见义勇为的风险与保障、科学施救方法普及、社区互助机制建设等问题开展面对面协商。
“京华议事厅”是十四届市政协创新打造的协商工作品牌,是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有益探索。本次活动模拟协商会,依托这一特色协商平台,将会场搬到基层社区一线,让市区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与社区居民“零距离”对话。大家围绕“扶不扶、帮不帮”等现实顾虑,探讨见义勇为背后的风险如何化解、保障机制如何健全,并就如何激发社区居民从身边点滴善行做起的参与意识,为社区更好地营造向上向善好风气出“真招”“实招”。
真研实练:锤炼真本领
委员导师全程指导,对年轻干部的综合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年轻干部们能准确把握角色特点,无论是快递小哥的朴实真挚、社区居民的坦诚直言,还是政协委员的专业建言、政府部门同志的务实回应,都展现得真实自然、情理交融。更值得肯定的是,通过深入扎实的基层调研提出了可落地的建议,展现出良好的履职素养。”委员导师、北京日报社北京论语编辑部主任尹文胜在点评时说到,“这次模拟协商活动不仅为探索协商民主基层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更在实践中锻炼了机关干部‘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能力。”
为做好此次模拟协商,今年3月以来,在学习委、人事联络室的支持和组织下,协商小组成员全流程、全要素模拟委员履职过程,将理论学习与履职实践深度融合。他们走出机关、沉到基层,开展实地调研活动13次、座谈交流20次,走进西长安街府右街南社区聆听“北京榜样”老党员感人故事,并与社区工作者进行交流;跟着快递小哥体验日常工作和平凡善举,近距离感受榜样力量和劳动者风采,在真调实研中锤炼能力本领。
收获成长:展现新作为
“体验是最好的成长。我们虽不是真正的委员,但始终以委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真调研、真思考、真协商。”参与模拟协商的年轻干部深有感触。通过沉浸式角色模拟与深入基层调研,年轻干部不仅深化了对政协协商机制的理解,更在直面真问题、回应真关切的实践中,系统提升了沟通协调、建言献策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服务委员履职奠定了扎实基础。

韩昱说,本次模拟协商成效显著,年轻干部基于扎实调研和深入思考,围绕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治理、倡导“见义智为”理念、完善见义勇为认定与保障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有见地的建议,要进一步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实践磨砺中快速成长。
崔述强表示,模拟协商活动已连续开展六年,成为市政协机关培养年轻干部的特色品牌。这次模拟协商会很有特色,选题既紧扣专委会协商座谈会议题,又立足基层实际,体现了“小切口”与“大主题”的有机统一。首次走出机关走进基层一线,首次采用“京华议事厅”的形式开展,首次协商全程由年轻干部自主主持,既是对年轻干部政治素养和协商能力的全面考验,更是培养协商民主实践者的创新探索。年轻干部是政协工作的生力军,是政协事业薪火相传的接棒人,要珍惜每一次实践锻炼,在深入基层中厚植为民情怀,在协商议事中提升能力素质,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过硬本领,以昂扬姿态挺起新时代政协干部的责任担当,为推动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市政协学习委主任郭文莉主持,副秘书长杨静慧、王英华、钱卫,机关部分局处级领导、年轻干部,宋庄镇村(居)民代表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