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节气文化及其保护传承 ——今雨书院2024年第五讲(总第二十讲)开讲

日期:2024-09-12    来源:北京市政协网络媒体中心

字号:        

  9月11日,伴随着人大附中西山学校萨琳萱同学的古琴独奏《秋风辞》。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张勃走上北京市政协“今雨书院”讲台,为听众讲述北京的节气文化及其保护传承。市政协副主席张家明出席。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典型例证。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古代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它的完整出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北京,地处华北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短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燕蓟地区的风土和都城特性,塑造了北京城节气文化的形貌和特色,突出体现在节气日成为国家重大祭祀礼仪活动的时间节点。”“二十四节气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只有让它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的日用,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和传承。”……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张勃研究员通过丰富的史料、图片,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人的时间制度——二十四节气、北京的节气文化及其特征、北京节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听众深刻感受到节气文化丰富的内涵,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节气文化的理解。

  “聆听讲座,使我深切感受到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节气文化。从古代的祭祀活动到现代的日常生活,节气文化贯穿了北京的历史脉络,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二十四节气深厚的人文底蕴令人心生向往,我国先民活泼的创造力同样令人赞叹。古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时代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二十四节气依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古为新,我们只有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节令时尚,才能不辜负前人留下的丰厚精神财富。”“我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这一文化遗产的决心,并期待未来能够参与到相关的文化活动中去,为传承和发扬北京节气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大家表示,参加今雨书院系列文化讲座,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坚信笃行,不断守正创新,积极主动挖掘节气文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市政协副秘书长钱卫主持。市政协副秘书长罗瀛,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李富莹、阮培颖,人事联络室一级巡视员韩君琪,市纪委市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高翔等同志参加。此次文化讲座也是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第三学习小组三季度学习暨妇联界委员工作室践学活动。部分市政协委员、“模拟政协”师生代表现场参加,讲座还通过北京市政协履职平台,千龙网,“北京政协”快手号、抖音号,北京时间网站等进行了同步直播,点击量达25.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