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中央宣讲团成员蔡昉作辅导报告。市政协常委们在分组讨论基础上,从深化经济、文化、医药卫生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等方面交流学习感悟、提出建设性意见。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刊发10位市政协常委的大会发言,供大家学习交流参考。
深学细悟 实干笃行
以首善标准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前列
赵靖云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日报社社长、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一次主题十分重大、时机十分重要的会议,是站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释放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其作为“七个聚焦”战略重点之一,并对未来5年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提出了4条具体举措,涵盖思想政治、新闻宣传、社会教育、文化供给、网络治理、国际传播等方方面面,内涵深刻、改革味浓,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每一条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深化认识,持之以恒扎实推进。
作为新闻出版界的政协委员,我们要积极推动新闻出版行业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当标杆、作表率,为打造主流舆论、融合传播、文化服务、海外传播四个高地,积极营造有利的内外部舆论环境。
一是以思想引领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决定》提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北京肩负着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高地的职责使命,要始终坚持在理论宣传阐释的通俗化、可视化、智库化上下功夫,推动理论宣传的即时供给、轻巧传播、融合样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聚焦《决定》提出的“完善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要切实发挥党报党媒权威发布、定调定音的优势,不断推出有影响力的新媒体时评品牌,让主流声音牢牢占领网上舆论空间。
二是以机制创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当前媒体融合发展进入“下半场”,面临诸多瓶颈和困难,《决定》提出的“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打赢媒体融合这场硬仗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面对全媒时代新要求、数字空间新战场,首都主流媒体要进一步把资源和力量向主阵地聚合,做大做强“大端大号”,从生产习惯、业务流程、考评机制等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先进技术赋能,加快全员转型发展,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三是以高质量文化服务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跃升为“好不好、精不精”,围绕《决定》提出的“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新闻出版行业要主动作为,想新办法、攒金点子。一方面充分展现北京在保护建设“一轴三带”、拓展“大戏看北京”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就,另一方面突出拓展“文化+”功能,打造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精品力作,以理性、优质的文艺评论影响舆论场,助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四是以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决定》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新闻出版行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要抓住在京举办的主场外交、主场赛事、主场活动契机,加强与中央外宣媒体战略合作,加强与在京居住外国人、境外网络媒体和知名博主的交流,强化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的差异化建设,不断增强对外宣传的亲和力和有效性,用国际化语言和方式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大国首都故事。
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我们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敢作善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