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国学校美育已经从重视不够、措施不多的状况发展到普遍重视、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但是,美育仍面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国际传播力薄弱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表示,这要求我们以中华美育精神为内核,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构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华美育创新体系。
林茂谈到,首先,要进行数据与资源整合,构建中华美育数据库。整合历代艺术经典的数字化资源,建立图像、音频、视频、文本等多模态数据库。利用AI进行文化遗产的语义标注、风格分析与知识图谱构建,形成可交互的智能知识库,并进行动态数据采集。
其次,建立技术应用场景,通过AI辅助创作与教学。开发AI工具辅助传统艺术创作,如书法笔迹模拟、国画构图生成、诗词韵律分析等,降低学习门槛。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建立动态学习路径模型。再次,进行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推动跨学科融合。将美育与语文、历史、科技等学科结合,设计AI驱动的主题课程。开展数据可视化美育项目。
最后,实现资源开放共享。搭建国家级美育云平台,开放AI工具与数字资源库,支持接入偏远地区学校。利用AI生成多语言、多方言版本内容,服务少数民族及国际传播。开发AI教师培训系统,提供教学案例模拟、课堂行为分析、美学知识更新推送,实现师资培训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