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列席开幕会的全国政协委员认真聆听了国务院总理李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涉及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教兴国、提振消费、民营经济、保障民生等诸多内容,引发了北京推荐的全国政协委员的共鸣,大家表示报告守正创新、前瞻务实、催人奋进。
《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一组组数据和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既说明过去一年的发展来之不易,也为今年稳中求进确定路线图。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市场主体研究院院长屈庆超说,报告将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信心。我们要聚焦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经济的内生动力,重点要着力于提高经济主体的质量,培育更有活力科技创新型的主体,在报告中也再次强调,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战略部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断加码民生福祉,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等,暖心的民生举措引人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知联会会长唐俊杰说,政府工作报告在民生改善方面提出了多项重要举措,涵盖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在教育、科技、人才、就业、对外贸易等多个方面,都对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全景式的部署,引发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思考,他说,报告中提到,要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这对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要打通中、小学、幼儿园各个学段之间的校际、园际之间的资源壁垒,通过贯通式和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实现场地资源和教师资源的共享,同时,要实施更加灵活的招生政策,统筹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设立30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用于补贴家电、汽车、家居等大件商品的更新换代,通过降低居民换新成本直接刺激消费回暖。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社团总会会长施荣怀结合香港助力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建议说,香港是国际上有名的品牌中心,有比较成熟的市场推广经验,其实可以通过服务贸易,将北京的一些景点与香港的一些景点联动起来,另外,北京和香港两地可以联合举办一些国际消费品牌活动,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委员们的共识是备受鼓舞,励精图治再出发。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我们现实生产力的基础,社会保障、安全、民生幸福等则是稳稳地社会建设的基础,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前行的引领基础,2025年,我们充满了期待,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正在加速前行!(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