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关于表彰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典型的决定》。《决定》指出,为表彰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做好接诉即办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决定,授予199个集体“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399名同志“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评选出100个“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优秀案例”。
近年来,民盟北京市委积极助力北京市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工作成效斐然。在全市此次评比活动中,基于民盟事迹而形成的案例成果素材《党盟携手促改革,结对共建谱新篇》脱颖而出,获评“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优秀案例”。
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上下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接诉即办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抓手,探索形成更多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盟携手促改革 结对共建谱新篇
【核心提要】近年来,民盟北京市委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与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建言献策、专项民主监督、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助推北京市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助力提升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能力,产生良好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案例背景
首都“接诉即办”关乎“国之大者”,是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的重要工作机制。“接诉即办”改革是近年来首都社会治理领域的重大创新实践,取得良好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受到中共中央高度评价,引起全国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发挥出强有力的示范引领作用。
首都超大城市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协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2020年10月28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动员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治理。
近年来,在中共北京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民盟北京市委积极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职能,围绕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持续跟踪研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丰硕的建言成果和专项民主监督成果。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双方主要领导的大力推动下,民盟北京市委与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密切合作,围绕“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通过考察座谈、提案办理协商、立法协商,形成建言专报、政协议政性常委会发言、专项民主监督报告等多项成果,受到中共北京市委主要领导高度评价。
2020年,民盟北京市委和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合作,首次共同完成《2020年市民服务热线分析报告》。该报告以2020年1月-11月的市民诉求来电数据为重点,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方法,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近3年来2300余万条数据进行整理和深度分析。《报告》坚持从“点”到“面”,对2020年群众诉求来电反映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归类剖析,找出城市治理规律;坚持从“事”到“势”,研判不同诉求变化趋势,提示预警风险;坚持从“办”到“治(防)”,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向“未诉先办”转化,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该报告获得中共北京市委主要领导重要批示,要求印发各区、各市直部门借鉴参考。《报告》基于梳理分析,精准预警出公共安全和卫生健康问题、社会办学教育培训机构问题、城乡建设中的历史遗留问题等2021年投诉热点,在当年的“接诉即办”实践中均得到应验。
2021年,民盟北京市委和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再度联合研究撰写《市民服务热线分析报告(2021)》。《报告》基于2020年研究范式,进一步优化分析方法,剖析典型案例,发现提炼规律,预警社会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其创新价值包括:一是深入实践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提炼规律;二是精准把握全市热点民生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三是做好2022年重大风险预警;四是拓展研究领域,深入分析“每月一题”典型工作机制,并专门针对诉求人群进行研究;五是提升分析结果可视化水平,挖掘若干问题的相互关联性和分类施策建议;六是积极探索“接诉即办”同多种社会治理机制的衔接配合,共同推动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12345”平台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服务民生的有效载体,成为高质量开展舆情管理、完善首都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2021年10月,经充分协商,民盟北京市委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决定通过签署协议全面深化固化战略合作,主要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充分发挥民盟的专家团队优势和政务服务局的信息大数据优势,双方每年联合编制年度分析报告,针对“接诉即办”中反映出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共同分析研判形势和发展规律,提出有效防范化解矛盾、完善政策法规、提升治理能力的意见建议,供中共北京市委决策参考。根据工作需要,双方可针对“接诉即办”特定领域开展专题研究。
根据政务服务管理局实际需求,民盟北京市委将组织法律、教育、医卫、心理等领域的盟员专家,通过参与12345值守咨询,投身“接诉即办”工作实践,掌握一线接诉应诉情况,协助党委政府宣讲政策法律、疏导理顺关系、防范化解矛盾。
中共北京市委对民盟北京市委积极助力“接诉即办”深化改革予以高度认可,2021年底授予民盟北京市委相关突出贡献人员“北京市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经验启示
(一)发挥制度优势,画出首都治理最大同心圆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民盟北京市委与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通过建立健全长效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合作内容,延伸合作深度,拓宽合作领域,增强合作效果,成为在首都超大城市治理领域开展多党合作的生动实践。
(二)聚焦改善民生,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民盟北京市委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为重点,发挥自身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围绕“接诉即办”持续深入开展调研。针对大数据背后反映出的市民“七有”“五性”需求开展研判,提出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优化决策提供必要支撑。与此同时,民盟北京市委依托大数据分析结果,持续做好舆情和风险预警,通过积极推动“未诉先办”,积极助力首都社会稳定。
(三)积极发挥专项民主监督和政协提案作用
近年来,民盟北京市委连续多年将“接诉即办”列为主委课题、重点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并率先将之纳入专项民主监督重点内容。程红主委亲自带队深入街道一线了解百姓和基层干部诉求,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研讨对策。民盟北京市委多次向市政协提交涉及“接诉即办”改革的党派提案,并通过开展提案办理协商与提案主办部门充分凝聚共识。与此同时,民盟北京市委围绕《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立法工作,与市级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立法协商,多项立法建议获采纳。2021年,民盟北京市委委派民盟籍政协常委参与“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电视专题节目录制,积极宣传政治共识,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四)积极展现对热线员工的人文关怀
12345热线员工责任重、工作强度大。民盟北京市委后续将积极发挥自身在文化领域的人才优势,根据政务服务管理局实际需求,组织法律、心理、教育、医卫等领域的盟员专家,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举办专业知识讲座、书画艺术培训,开展职业辅导、心理疏导,丰富机关生活,提升工作能力。双方联合开展书画创作、交流展示活动,举办以“民盟文化进基层”为代表的新春慰问活动,为机关干部、一线员工送温暖、送文化、送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