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媒体关注
时间:2021-01-23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十几天看了300多个视频 一个动作改了两周,小香玉戏曲健身操助力全民健身
今年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委员报到后,来自文化艺术界别的小香玉委员刚刚从餐厅回到房间,手机就震个不停。打开微信一看,20多条信息弹出。“香玉姐,您那个健身操真有意思,我回到房间就自己练上了。”“香玉委员,会期间隙带着大家练练。”委员们的好奇心是被一套健身操勾起来的。这套操通过委员所在酒店大厅、餐厅的闭路电视展现在了大家面前。它正是由小香玉领衔创编的,名叫“小香玉戏曲健身操”。
小香玉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北京绿谷小香玉艺术学校校长。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发现一些中小学生对于广播体操兴趣不大。十几年前,她就产生了创编一套戏曲健身操的想法:把中国传统戏曲的身段融入其中,让大人、孩子、老人都喜欢,好学还能满足健身需求。
有了这个念头,小香玉在平时的生活、调研中仔细观察。找跳广场舞的阿姨问问,和孩子们聊聊,琢磨他们喜欢的动作,听他们喜欢的配乐。
新冠疫情让小香玉有了更多思考的时间。为了让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学校的孩子们能居家锻炼,从去年春节开始,小香玉着手创编这套戏曲健身操。
心中酝酿十几年,想法攒了“一箩筐”,真正干起来,小香玉心里有点打鼓。
“上来是拉个山膀还是走个云手?脚下是正常走还是亮靴底儿来个台步?”为了看看戏曲动作在健身操中的效果,小香玉拉了一个微信群。里面几十号成员基本都是小香玉艺术学校的在读生和毕业生,90后、95后、00后齐全。
这些孩子既是“编辑”又是“模特”。在创编过程中,他们帮着小香玉出主意,想动作。每创出一节,他们又是第一批实践者。用手机自拍后传给小香玉,每一节都由若干男生女生分别演示。
“十几天,我就看了300多个视频。为了反复对比研究,一条也没敢删,手机内存都不足了。”小香玉说。
高个儿的孩子录完了矮个儿录,瘦子录完了小胖子录。一个多月过去了,经过反复打磨,这套包含预备动作、伸展运动、扩胸运动等十节的戏曲广播操有了雏形,但小香玉仍不满意。
“有些动作还是太难了,比如涮腰顺风扯旗、带卧鱼儿等,没有戏曲基础的人不好掌握,还容易受伤。”除此之外,每一节操的配乐也成了小香玉的“心病”。
“配乐和戏曲一定要搭,而且不能只是豫剧,应该包含南北方代表剧种。”想到这里,小香玉发动了自己的朋友圈,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越剧表演艺术家舒锦霞;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一起参与。一边创编动作,一边将京剧曲牌《梅花新调》,豫剧《花木兰》,越剧《梁祝》中“化蝶”、“十八相送”和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改良为健身操配乐,让整套操看着舒服,听着悦耳。
为了这套操兼具戏曲之美和健身功效,小香玉还专门请来了体育老师、教授和医生,从体育和医学角度进行改编。
“考虑到老年人和小朋友的腰部力量不足,我们删掉了涮腰的动作,只保留顺风扯旗,更加安全,易学。”小香玉说。
2020年6月,经过四个多月的打磨,“小香玉戏曲健身操”基本创作完成,只差一个结束动作。别看只有两个八拍,时长不到一分钟,让几位艺术家改了两周。
“哪个动作能表达收束,又能体现圆满和戏曲的包容?”翻身亮相拿下了,旦角的抱拳拱手又显得缺少阳刚健美。经过两周讨论,最终确定了以生行(男性)拱手礼作为结束动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方智慧和苦心打磨让“小香玉戏曲健身操”一“亮相”就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协会议得了个碰头好。不仅如此,这套操还将成为北京市政协“戏曲苑”的第一个落地项目。
“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实践和推广,让更多的人学会,喜欢上这套操。助力全民健身和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小香玉说。
小香玉把中国戏曲的风骨注入广播操,酝酿出别样的醇厚与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