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热点新闻
来源:北京青年报
“每逢“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声音总会密集出现在媒体上。曾有网友发出感慨:“政协委员是人民选出来的。”这种说法混淆了两者的产生方式——人大代表是选出来的,而政协委员则由推荐产生。”
市政协委员产生流程
新一届市政协委员共761名。他们都是通过不同单位或系统层层推荐上来的。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统筹推荐人选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市政协各界别的特点,各单位、各行业,各党派、团体之间的分布,以及中共与非中共,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代表人士的比例结构。
去年9月,各推荐单位启动了推荐政协委员人选的工作。基层推荐,是整个政协委员产生过程的起点。根据换届流程,接下来要进行综合评价、汇总提名、公示考察、协商决定等几个环节,最终产生了761名新一届政协委员。1月9日,第十一届市政协第35次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第十二届市政协委员名单。1月14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基层推荐
基层推荐,是整个政协委员产生过程的起点。中共、民主党派、人民团体、16个区县委以及组织部、统战部等市委部门,均有数量不等的推荐名额。部分中央单位也有一定的推荐名额。
基层如何推荐委员人选?
北京大学是产生市政协委员的“大户”,十一届政协共有23名委员,即将召开的市十二届政协会议有15名委员来自北大。
根据北大以往惯例,到底推荐谁,一般在换届的前一年就开始考虑了。北大的市政协委员人选推荐工作,一般由主管副书记牵头,校组织部和统战部参与。北大的学科齐全,且教授众多,哪些人可以进入推荐名单?
北大一名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推荐人选一般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有参政议政的意识和特长,二是自身的专长要和北京的发展形势相契合。
“有的人是院系说这个人不错,业务强,讲话比较地道,比较靠谱;有的人是民主党派成员,或者跟学校组织部日常的接触比较多;有的人在校外名声很响,通过外界反馈给北大。”
为了使委员结构更加合理,基层单位的推荐名单,往往要考虑到性别、党员结构等硬性的“杠杠”。“打个比方,如果让北大推荐5个委员人选,其中可能会有规定,女性不少于几名,中共党员不能超过几名,等等。”
按以往惯例,推荐名单最终要拿到校党委常委会上讨论通过,然后逐级上报。
综合评价
根据换届流程,接下来要进行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记者了解到,针对中共党员专家学者、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综合评价采用了由对人选比较熟悉的有关人员填写评价表的形式。对局级领导干部人选进行了组织考察。
如何综合评价?
去年11月的一个晚上,21世纪实验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接到电话。电话那头通知,第二天要对幼儿园总院长朱敏进行“综合评价”,参加评价的人员既要有朱敏的领导,还要包括普通教师。根据换届流程,市政协委员推荐人选要经过“综合”环节,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
据朱敏回忆,因为很多老师全天都要上课,评价只能安排在下午1点进行。“他们大概填了15分钟,上交后,评估表马上被工作人员装进了一个带锁的箱子里。”
一位参加过“综合评价”的人士告诉记者,评价表的内容分为德、能、绩、廉四大项内容,每大项又分设若干小项。评价表的最后是一个概括性的问题:对该人选可否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的意见,共有三个选项:同意、不同意和弃权。
从外观上看,评价表和考试答题卡类似,通过计算机扫描应该很快即可得出结果。“我对这种测评方式挺有信心的。因为已经做过一届市政协委员,我提出的很多提案,比如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同事和同行都很支持。”朱敏说。
汇总提名
根据规定,组织部负责中共党员委员人选的提名,统战部负责非中共党员委员人选的提名。名单经汇总后,对提名人选进行界别划分。
公示考察
政协委员推荐人选在一定的范围内公示,一般是在本单位公示。而各党派、团体推荐的人选,不仅要在人选所在单位公示,还必须在党派、团体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间,相关单位和个人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方式反映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
公示如何进行?
记者采访朱敏时得知,在进行完“综合评价”后的一天,一张关于朱敏成为市政协委员人选的公示贴在了21世纪实验幼儿园办公楼外。对其的公示时间大概一周。
协商决定
1月9日,第十一届市政协第35次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第十二届市政协委员名单。
对外发布
1月14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将于1月21日至25日召开。
新一届政协委员构成
本届政协设32个界别,共有761名政协委员,新委员329名,其中中共党员303名,占39.8%,非中共人士458名,占60.2%,妇女236名,占31%。
据介绍,此次政协委员总体上看一大特点就是委员的整体素质较高,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在新一届委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62名,占60.7%;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709名,占93.2%,其中研究生学历447名,占58.7%。委员人选的平均年龄51岁。新一届委员中,民主党派成员共234名,无党派人士152名,占20%,少数民族62名,占8.1%。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比十一届有所增加。
行业分布和专业结构更加科学,此次换届增加了经济界人士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安排,“经济界”规模比十一届增加了14名,“科学技术界”增加了10名,还加强了文化领域代表人士的安排,“文化艺术界”委员增加了5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代表人士也有增加,“医药卫生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各增加了3名。
新一届市政协委员761名
委员构成变化
新一届委员中,民主党派成员共234名,比上届增加了17名。
“经济界”委员比十一届增加14名
“科学技术界”委员增加了10名
加强了文化领域代表人士的安排,“文化艺术界”委员增加了5名。
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代表人士也有增加,各增加了3名。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