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热点新闻

人大、政协:和而不同

来源:京华时报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各级最高权力机关。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二者的职能和作用虽然不同,但相辅相成,占据我国政治生活最重要的位置,每年的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也是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

  □相同 

  政治基础同 

  人大和政协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为补充;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或章程开展各自的工作。

  国体环境同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其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法律基础同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都载入了宪法。

  指导思想同 

  人大和政协都要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

  根本任务同 

  人大和政协都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他相同 

  人大和政协在本质上、在任期上、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活动准则上也均相同。

  □不同 

  性质不同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大这一国家权力为基础和核心的政治制度,属于国家政权制度的范畴。

  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范畴。

  法律地位不同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大是全权的、至高无上的,“一府两院”(政府、法院、检察院)是人大的执行机关,它们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政协没有被赋予与人大相同或相似的国家权力,故不存在“一府两院”对政协负责。

  职能和作用不同 

  人大的职能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人大制度还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制度保证,如果离开了人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就失去了制度载体,共产党执政就形同虚设。

  政协职能主要是围绕团结和民主,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法律效力不同 

  人大在行使权力中发现问题除了提出议案、批评、意见、建议和纠正外,还可以对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提出罢免和责成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事对人能够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

  政协对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提出意见和建议,一般不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

  产生方式不同 

  人大代表由有选举权的选民进行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他们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乡镇以上)人大,是法定必须产生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政协不进行选举,依照其章程设立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政协委员由各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各界别等推荐产生。

  工作形式不同 

  人大工作形式主要有修订宪法法律、审查批准有关议案、执法检查、评议、任免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质询或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等。

  政协的工作形式主要有调查研究、民主协商会、座谈会等,通过议案、提案和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建议等进行民主监督。

 
  

来源:京华时报

  201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