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建言献策

委员报到 “防污”话题最热

来源:北青网

  治理空气污染需要顶层设计、治理大气污染要提防刹车片污染源……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从19日起开始征集公众意见,政协委员们纷纷关注到了这个话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

  从前天开始征集公众意见的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成为昨天新一届政协委员们报到时议论最热的话题。

  治理空气污染需要顶层设计

  针对日前北京连续5天出现的重度污染天气,市政协委员安建军建议,除了对车辆分级管理,安建军提出,对工矿企业和施工现场的扬尘也实行若干级别的分级管制,直至停止生产和施工。

  从长期治理措施来看,政协委员安建军、王茁和黄怒波在昨天报到间隙接受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要注意从源头治理空气污染。安建军说,日前出现的空气污染,华北地区的省市没有一个“能独善其身”的。治理空气污染需要有顶层的机构协调,参照奥运会期间环保部和北京市联合成立指挥部的模式统一治理空气。

  防空气污染从绿色出行做起

  身为资源环境和城市规划专家,谢正观认为,北京这么快就出台了《草案》,说明大家都重视了。

  谢正观告诉记者,大气治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调控北京的人口规模,二是个人需要觉醒。这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唤起全民环保的统一意识做起。他认为,过去十几年中国埋头经济建设,对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没太重视,现在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北京市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让市民树立起这样的意识:美丽北京,从我少开一天车做起!

  谢正观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两三年不开车了。因为开车出门去哪都堵,他就为自己定了这样的规矩:步行20分钟以内的路程,步行;20分钟以上的路程,骑自行车;骑车去不了的地方就坐地铁;实在不行才打车。“我那辆车已经10年没换了,10年只开了8万公里,我只好时不时去发动它一下,防止电瓶损坏。”昨天来市政协会议报到,谢正观委员是蹭学生的车来的。

  《草案》应该重点保护易受危害人群

  中午来报到的周龙委员已经在上午匆匆浏览了《草案》全文。“每次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市政府或教委就建议中小学暂停室外体育课、老人和病人减少外出。其实,需要保护的何止老、幼、病。”周龙举例说,戏曲学院的师生们吊嗓、练声时,需要深而急促的呼吸,在污染天气里一次吸入的污染物是常人的数倍;运动员也是如此;一线交警、道路清扫工、建筑工人等长时间在室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更是如此。

  因此周龙建议,不要每次污染来了再临时发出建议。既然北京的空气污染不能在短期内治理好,应该把对各类特殊人群在污染天气里的保护性措施用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比如在轻度污染时,一线交警、道路清扫工等户外作业人员要发放并强制性佩戴口罩;重度污染时大中小学校可暂停室外课程……这样的保护性法规可与《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配套出台。

  治理大气污染要提防刹车片污染源

  刹车片也能影响空气质量吗?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昨天谈到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时提出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毛大庆指出,刹车片的摩擦材料会释放出纳米级的重金属颗粒,可被吸入肺部,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他还给大家算了笔账,北京500万辆车,每辆车有好几个刹车片,一年大约能产生几万吨的纳米级有害粉尘。这个污染源必须想办法解决。

  “粉尘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粉尘中附着的有害物质。”除了刹车片释放的重金属颗粒,毛大庆还提醒大家重视厨房油烟的污染。他在平时调研中发现,很多餐馆的油烟排放设备都很简陋,甚至只是做做样子,根本就起不到过滤的作用。他还建议,北京应多种植一人高左右的灌木,这类灌木对粉尘的吸附作用最好。

  观点交锋

  安建军:治污最高级别 公私车应一律停驶

  针对日前北京连续5天出现的重度污染天气,市政协委员安建军昨天建议,北京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空气污染的应急预案,执行更严格的措施,对污染源实行分级管制。同时,通过调整上班时间、公休时间等办法,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对于如何分级管制,安建军委员说,出现污染告警时,按照气象条件和污染程度,对车辆实行分级别管制,加大公共交通运力,保证市民出行。第一级别,是对外地车辆、高排放车辆,采取限时限区域行驶的管制措施;第二级别,在全市范围对公务车、出租车、私家车等一律实行单双号限行;第三级别,除公交、救护、抢修等公共保障必需的车辆外,全市范围其他公务、私人、出租等车辆一律禁止行驶。

  朱良:不要贸然出台单双号限行政策

  重污染天实行单双号是否可行?对于网上热炒的问题,市政协委员朱良认为,从定性上很难说可行与否,要看污染到什么程度,应该环保部门、卫生部门、交通部门共同进行测算。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贸然出单双号限行政策,因为很多人出行计划有规律性,有长期安排,而污染比较紧急,一旦突然改变出行政策对百姓生活影响比较大。

  为此朱良委员“献策”说,不妨给所有机动车加装电子号牌,车辆实现米秒水平的精确实时定位后,可以对每一条道路的每一个时段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可以每月给每辆车一定的“添堵”额度,类似早年的“粮票”,车主需要在高峰期通过拥堵路段,就通过电子系统缴纳“粮票”,额度用完就不能再“添堵”,或者缴纳额外的拥堵费,相当于“粮票”用完了买“高价粮”。这样车主可以自主安排出行,满足自己的刚性需求,而不是被动地受政府限制。同时这让车主不能无节制用车,必须对出行总量进行自我约束,这样才能够有效限制全市的交通总流量。实行电子车牌后会带来一系列好处。

  来源: 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