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建言献策
来源:首都之窗
城乡一体化进程日益推进,京郊农民和城镇居民在医疗保障制度上却还在延续“二元”模式。1月23日,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高彦彬针对这一现状,提交了《关于推进首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整合的建议》提案,建议统筹城乡医保制度,让农民享受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
据了解,目前本市已实现了医疗保障城乡全覆盖,参保人数已超过160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含公费医疗)1225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65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287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统一,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却依户籍不同分轨运行,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在体系、管理机构、保障水平、持卡就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高彦彬说:“尤其在保障水平上,城镇居民医保实行市级统筹,而新农合实行区县统筹,在筹资方式、定点医院、起付标准、报销水平等方面各不相同,即便是各区县的新农合也因为区县财力等原因,存在报销力度、筹资标准、封顶线不一等差异,这些差异与首都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不协调。”
“在城乡一体化的总目标下,应尽快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建立一套打破户籍界限、可衔接转换、覆盖城乡百姓的新型医疗保险政策体系。”高彦彬在提案中建议,尽快进行城乡医保机构整合,归口统一管理,实现两个系统对接,保障城乡居民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同时,科学设计医保缴费标准和报销标准,分阶段推进,让城乡百姓在统一制度内,兼顾区县经济发展差异和个人收入差距,从低水平做起,让参保人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和保障期望自由选择缴费,分档缴费、待遇挂钩,多交多报、少交少报,并逐步统一筹资标准。
来源:首都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