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委员携带群众心声,满怀参政议政的激情与热忱,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状态积极履行职责,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诤言、献良策。一起聆听两会好声音。
汤维建委员:
将环保司法禁令写入立法
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人人都有义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建议,将环保司法禁令写入立法,通过预防性救济及时制止生态环境侵权行为。
“生态环境侵害的不可逆转性,危害后果的滞后性、长久性等特征,决定了预防性救济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极端重要性。”汤维建说,我国多部法律法规均规定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内容。当侵害正在进行中或者损害尚未最终形成时,就应及时制止,保护生态环境。在他看来,在环境保护预防性救济中,禁止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
汤维建说,实践中,多地法院针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案件特点,为及时制止生态环境侵权行为,在生态环境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适用禁止令,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各地法院作出禁止令的法理基础并不完全相同,适用案件的范围也不一致,亟需统一和规范。他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将环保禁令写入立法,通过法律规范调整,使其充分发挥有效作用。同时,设立环保诉讼基金,为环保司法禁止令的担保提供保障,并为环保公益诉讼提供法律援助和鉴定费用支持。
此外,还应建立环保司法禁止令公开宣告制度。人民法院可将禁令张贴于被申请人所在地等相关场所,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这有助于强化禁令的社会效果,导入了社会对禁令的监督力量,为禁令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汤维建说。
任鸣代表:
加强对演出领域“黄牛”治理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任鸣呼吁,加强对演出领域“黄牛”的治理力度,破解对于网上倒票“黄牛”的监管盲区。任鸣说,打造良好的演出市场秩序应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票贩子”“黄牛”则影响了演出市场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演出市场较为繁荣,以人艺为例,像《茶馆》《雷雨》等经典、热门剧往往一票难求。在这些热门剧售票和演出时,人艺门口常常会有“黄牛”的身影。任鸣说,人艺配合公安机关也打击了一批“黄牛”,注销了一些警方确认为“黄牛”的会员资格。
但“黄牛”倒票行为仍存在一定监管难度。任鸣表示,“黄牛”的流动性强、隐蔽性强,尤其是利用互联网倒票的“黄牛”是现在的监管盲区。“‘黄牛’在网络平台上从事倒票活动,以营利为唯一目的;但也有部分普通观众,由于自身原因无法观看演出,通过网络平台转让演出票,不以营利为目的。在执法和管理中,很难界定二者的活动。”
任鸣建议,对于“黄牛”倒票行为,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应与演出行业协会、场馆、主办方等加强沟通,掌握“黄牛”活动规律和区域,有针对性地加强打击力度。对在互联网上活动的“黄牛”,要明确法律界定,消除管理盲点。任鸣说,他注意到去年8月文旅部出台了《演出票务系统服务及技术规范》,这对于规范演出市场票务活动无疑是一大助力,希望相关的法律法规配套能够跟上,对于违反行业规范的个人和企业予以打击。
任鸣还表示,应加强行业监管,演出主体要严格明码标价,不虚假宣传,不炒作票房,共同促进演出市场健康发展。
张其成委员:
推进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尽快选址立项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也是助力首都北京文化中心定位的有力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建议,大力推进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建设,为公众提供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平台,通过中医药文物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
首先,进一步推动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在北京的选址立项工作,尽早在北京市核心地区或交通便利区域建成实体馆。
其次,抢修“太医院”,建设燕京中医药博物馆,实现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一馆两址”布局。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对位于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的“太医院”进行腾退、修缮、保护,与新建主馆形成互补。新建主馆侧重于全方位、全领域、全图景式展现中医药发展历史,“太医院”馆侧重于展示宫廷医学、燕京医学。
最后,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搜集散落民间的中医药文物、文献,对面临损毁的文物文献进行抢救式修护,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打造为中医药文化遗产资源采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国家级文化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