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荣9年捐5000万元助学款

日期:2016-05-30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因伤病错失教师梦的于立荣,却捐出超过5000万元善款,为学生建操场、培训优秀老师、传递健康理念、参与环保公益……她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好人榜《好人365》的封面人物。

  2007年12月的一天,来平谷区金海湖镇办事的于立荣,偶然到了该镇的洙水小学。学校的场景——陈旧的教学设施,四处漏风的教室,凹凸不平的操场让她很震惊,“北京怎么还有这样条件落后的学校?”

  于立荣一下想起了自己。

  高中时期,擅长长跑的于立荣是学校体育队队长,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体育老师。那时,学校条件很差,校园内几乎没有任何体育设施。操场上到处是裸露的石子,一刮风便尘土飞扬。每年运动会前,学生都要自己去修整操场。一次从卡车上往下卸沙土的时候,于立荣不小心摔了下来,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粉碎了她的体育教师梦。

  “我当时想,等我有了能力,我要用最好的工程队伍建体育场馆,让喜爱运动的学生有更好的环境追求梦想。”尽管当体育老师的梦想没有实现,但于立荣决定还是要选择一个和体育、健康、教育有关系的事业,创业的念头开始在心中生根发芽。

  1996年,于立荣到北京打拼,2001年12月成立北京凌盛体飞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从事体育运动场馆建设。作为老板,她亲自往外跑拜访客户,车子第一年就跑了15万公里。“一天一箱汽油!早上六点出门,北京的学校、宾馆、酒店一家一家去跑,有时候回到家里已经凌晨两三点。”

  凭借诚信经营、贴心服务,于立荣的公司在2007年已经是行业排头兵。看到洙水小学的破败设施,于立荣当即决定,为洙水小学捐出15万元现金,重修操场,粉刷教室,配备电脑、课桌和椅子。

  “我想帮助更多的人完成梦想。”于立荣的公益之路由此开启。和公司股东们商议后,于立荣决定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5%用于健康、教育、环保等领域的公益慈善事业。

  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于立荣拿出300万元,为孩子们设立了一个10年计划的“凌盛奖学金”,每年选出一批优秀的大学生进行资助,“希望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外经贸大学推广孔子学院——中华文化走出去人才培养计划,于立荣和学校签了九年的资助协议,资助1000万元;在北京电影学院,她出资100万元支持电影学院创作、奖教助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她捐助1000万元实施“首师大凌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5年,她与北京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成立“凌盛北京市残疾人大学生阳光天使奖学金”专项基金,鼓励残疾人大学生从事公益事业;她与平谷区红十字会合作成立“凌盛·博爱奖学金”,拿出60万元帮助学习优秀的家庭困难学生。

  捐资助学,也让于立荣收获感动。每年,于立荣都会为残疾人大学生组织慈善拍卖活动,将这些学生的书画艺术作品进行公益拍卖。“一名学生告诉我,要把拍卖字画的钱捐回母校,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走出来,看外面更精彩的世界。我当时眼眶就红了。”

  9年时间,凌盛集团共拿出5000万元用于扶贫助学。于立荣说,为了圆自己错失的教师梦,凌盛集团的捐资助学公益活动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