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聚焦增强城市韧性召开协商座谈会

日期:2025-10-17    来源: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字号:        
  10月16日,市政协提案委、人资环建委围绕“增强城市韧性,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召开协商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崔述强出席并讲话。
  会上,提案委主任王文杰主持会议并就调研情况及意见建议作说明。李小雁、鞠杨、罗爱武、王婷、魏加华、黄绵松、姚学祥、邢朕国、季节等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专家及怀柔区政协、平谷区政协就空间韧性和工程韧性、“组团”多维协同模式、“韧性街区”规划建设、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建立激励政策体系、平急两用通讯能力建设等方面作会议发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市场监管局、市通信管理局、市气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并回应发言。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与会人员建议,要加快构建全市韧性城市建设的实施体系,聚焦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工作重心和方法,加快推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分级分类构建韧性城市建设责任体系,构建责权明确的指挥应对机制,建设多层级多领域应急救援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韧性网络;推动韧性城市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围绕老旧小区、学校、医院等人密场所,建强“平急两用”设施,提升高密度片区韧性,围绕山区应急供电供水、通信、避难等,从规划选址、建设标准等入手,提升应灾能力,弥补“韧性短板”;科技赋能推动韧性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城市韧性智慧中枢,逐步整合各部门运行数据,加强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智慧中枢”。
  崔述强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首都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抓好韧性城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科学研判形势,尊重自然规律,正视短板弱项,找准强化首都韧性城市建设的发力点。要完善韧性城市运行支撑体系和空间布局,结合“25·7”暴雨洪水灾后恢复重建,用好中央金融支持政策,构筑平急两用、灵活转换的韧性城市设施保障体系,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高质量开展建言献策,着力提升韧性城市建设社会关注度,与党委政府双向发力、同频共振。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应急局局长缪剑虹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潘安君,提案委副主任张树森、张淼,部分市政协委员、民主党员成员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