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四合院文化漫谈 ——今雨书院2024年第四讲(总第十九讲)开讲

日期:2024-07-11    来源:北京市政协网络媒体中心

字号:        

  北京城曾有“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多如牛毛”之说。胡同四合院造就了地道的北京人,产生了北京的传统、北京的风俗、北京的民情。7月10日上午,伴随着广渠门中学徐孟萱同学的二胡独奏《探清水河》,北京古都学会会长,北京社科院历史所原所长王岗走上讲台,为听众讲述北京胡同四合院文化。市政协副主席张家明出席。

  “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与北京这座城市一样历史悠久,且自元代起就随着北京城的建设和建成,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元素。”

  “北京的胡同既有皇宫、王府、衙署、会馆、名人故居,又有平民院落、仓库、戏院、茶楼、工厂……这些都反映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胡同不仅是北京城市结构的一部分,也是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窗口。”

  ……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王岗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图片,讲述了胡同四合院的产生、胡同四合院的命名、胡同里有什么、胡同四合院的兴衰,带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四合院的前世今生。

  “看着一张张丰富、珍贵的图片,聆听着精彩讲述,宛若走进了老北京城,走进了一条条胡同,同时也走进了一条回到从前的时光隧道,敲开四合院的历史与发展的大门,体会到北京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巨大张力和无穷魅力。”

  “聆听讲座,深刻感受到胡同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居住形式,?不仅是一种物理空间的布局,?也深刻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变迁,体现了中国古代政府管理体制的改变,使一座座封闭式的城市转变为一座座开方式的城市。”

  “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胡同里的建筑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要保护、传承好它们,充分利用好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把胡同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

  大家表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城不能再拆了”的要求和“留住乡愁”的嘱托。在推进老城保护与有机更新,特别是“共生院”建设方面,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既要保护好现存胡同的肌理和四合院,让胡同和四合院洋溢着浓郁的京腔京韵京味,真正留住老北京的乡音乡情乡愁,也要激发城市活力,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历史文脉与时代新风交相辉映。

  市政协副秘书长钱卫主持,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李春良、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阮培颖参加。部分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党员,“模拟政协”师生代表等50余人现场参加。讲座还通过北京市政协履职平台,千龙网,“北京政协”快手号、抖音号,北京时间网站等进行了同步直播,点击量达36.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