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报道

“地锁”占车位该不该管?委员称:解除“地锁”的关键是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主题词:“地锁”占车位该不该管?委员称:解除“地锁”的关键是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版号:B3

新闻单位:人民政协报    委员会:提案委员会    作者:王紫    时间:2011-10-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近几年,私家车的大量增加导致车位短缺加剧,为了有个停车的地儿,北京的老旧小区、胡同里,居民私装“地锁”占车位的现象十分普遍。近来,北京市法制办网站进行了为期21天的《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活动,超过五成网友表示对地锁“禁设令”的关注,近60%的投票网友对地锁“禁设令”表示支持。

  居民私装“地锁”现象严重

  近来,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社区因为居民私装“地锁”现象严重,经北京电视台报道后,一下子成了有名的“地锁小区”。10月27日晚,记者来到在位于马连道北街的三义里社区进行走访,只见小区人行道旁和空地上密密麻麻地铺满了“地锁”,几乎不留一丝空地,临时来的车辆根本无法“落脚”。业主们安装的地锁可谓是千奇百怪,有用于道路施工的矩形路障,有用于消防的手提式灭火器,有用砖头和水泥垒成的方形水泥墩,甚至还有破旧的椅子板凳等等。

  对此,三义里小区居民是有苦难言。该小区居民赵先生告诉记者,三义里小区是老旧小区,车位本就不足,加上没有专门的物业公司看管,“社区里的居民都是见缝插针装地锁”。

  由于缺乏合理的停车位规划,三义里小区地锁遍地,小区居民仍然经常为停车犯难。赵先生表示,希望小区里的地锁能够尽快拆除,进行合理规划解决停车难问题。

  车位紧缺,“装地锁是无奈”

  不光在老旧社区,在北京城区的胡同内,私装地锁“圈地”的现象也十分严重。记者在东城区安定门桥附近的一个胡同里走访,遇到了开车带妻子回娘家的程先生。只见程先生的妻子下了车,熟练地把父母家门口的地锁打开,随后指挥车里的司机程先生把车停入这个“私家车位”。据程先生说,为了每周带妻子回娘家时有地儿停车,他和老丈人特意在家门口装了地锁。虽然只在周末停车,但为了防止车位被人占了去,老丈人家门前的空地平常也是用地锁“圈”住。

  程先生告诉记者,胡同里两年前就有人私装地锁了,后来装锁的势头愈演愈烈,去年街道办事处曾联合城管执法队将胡同里的地锁全部拆除。但是好景不长,地锁又“死灰复燃”了。“不瞒你说,其实我们装地锁的人也有苦衷”,程先生道:“胡同里的路本来就窄,谁也不愿意把这路给占了,没了‘地锁’我的车停哪里?”

  市民期盼“地锁”尽快拆除

  在《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期间,超过60%的居民支持禁设地锁,认为地锁的设立限制了社区有效停车资源的循环利用,破坏了社区环境,为居民交通出行设置了障碍,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有部分网友则表示,支持“禁止在机动车停车位上设置地桩、地锁”的条款,但是希望条款能更明确,视具体情况而论,不能“一刀切”。因为设置地锁的业主中,有不少同物业公司、停车管理公司等签订了协议,或租或买获得了停车位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拆除地锁实际上是侵犯了这部分人的权利。此外,取消固定车位的地锁还可能导致小区居民早下班抢车位,引发邻里纠纷。

  此外,也有网友指出禁设地锁的相关条款中,没有就违规情况作出相应处罚,由此可能导致该办法流于形式。

  委员提案:

  政府应重视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针对普遍存在的居民私装地锁的现象,北京市政协委员陈慧提交了一份《关于取消老旧小区停车位地锁的提案》。陈慧委员表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原有停车场建设标准未对居民区停车位做出规定,一般居民区均没有停车场,其它建筑物配建停车位的标准也很低。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购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城市中心区停车难,城市中心地带的老旧小区停车更难。为了占车位,有些商家和单位在门前设置了车位地锁;为了占车位有些居民擅自在门前公共区域或便道上设置车位地锁;更有甚者有些物业公司为了创收,擅自设置固定车位,为交固定停车费的居民设置车位地锁,占车位。

  老旧小区一般都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居委会对此视之不见或参与为之或根本管不了。本应白天空出的车位不能停车,本应下班后空出的车位也不能停车。为了停车,路边成了停车场,消防通道、人行道被占用,到了晚上只要能停车的地方都停了车,但有些有地锁的车位却空着。车辆剐蹭等争吵在邻里间经常发生。车位地锁侵占了小区居民公共资源,增加了小区不安全和不安定因素,使老旧小区停车难现状加剧,应予以治理。

  陈慧委员建议:市政府在大力采取措施改善北京停车难问题的同时,有关部门应制定小区停车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小区停车行为,责令车位紧张的老旧小区特别是四环以内的老旧小区取消停车位地锁,取消固定车位,缓解矛盾,使小区内部停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私装的地锁让原本狭窄的胡同更加拥挤。 贾宁 摄